2013年清明节偃师牛心山爬山(随拍)

标签:
清明踏青偃师牛心山观音殿双龙山 |
分类: 自然风光 |
http://s13/mw690/4dd37f40gd989768f675c&690
http://s14/mw690/4dd37f40gd9897adc6b5d&690
http://s11/mw690/4dd37f40gd9897ddec55a&690
同行朋友介绍,这里向东45里为嵩山少林寺,向西45里为龙门石窟,牛心山恰居其中。山顶原有一寺叫洪江寺,原有天门、钟鼓梯、观音殿等建筑,可惜现在多已塌毁,余一石牌坊,雕刻精美,有吻兽石狮、浮雕图案等,楹联为“竹径幽深慧日照三千世界,莲台清净祥云覆四大部洲。”如今少林寺方丈正斥资千万元予以重修。普普通通的牛心山竟然居于两个佛教名地的中心点,这让俺产生了好奇,心中愈发想到山顶看个究竟。牛心山有东西二道。东道绵缓,西道险峻。
http://s16/mw690/4dd37f40gd9899bbdebcf&690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进入了正在修缮、四处狼藉的寺院。院里石碑不少,其中一块《重建观音大殿再塑金身碑记》的碑文还清晰可见:“伏牛八百,支脉纵横。唯孤举文印,天生奇石,色赭红,形如牛心,取天地灵气,纳日月精华。世人摸之可医百病、增寿、吉祥、平安。颠有观音大殿,求应灵验。远近香客络绎而来,自古香火旺盛。”朋友说,牛心山得名就是由于有这牛心石。每年农历二月,牛心山庙会期间,一天上山礼佛摸牛心石者可达十万余众。看样子,如这碑文所载,这牛心石是有些神奇、神秘,甚而被神化了。莫非这和牛心山居于神秘的中心点有关系?俺心中不免暗自猜测。
http://s16/mw690/4dd37f40gd98985b3e0cf&690
山顶有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曾于乾隆五年重修。庙门自古大多朝南,牛心山之庙却是个例外,庙门朝北。沿陡峭石梯拾级而上,可见第一道山门有横石匾,大书:头天门。第一道穿廊内供奉着四大金刚。一个个面目狰狞。再沿石级而上,可达第二道穿廊,内供奉四大天王,一个个脚踏小鬼、形象威严。
http://s13/mw690/4dd37f40gd98989caa7cc&690
穿廊而过上三级陡梯,至山最高处,观音大殿就位于此。内供奉有坐莲台之观音菩萨,足有五米多高,神态安详,和蔼可亲。居中之观音菩萨比两侧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略高半头。相传能祛百病健心智助财运的牛心就位于菩萨座前的香炉之下。因为摸的人太多,早已滑不溜手。观音大殿前有建于乾隆五年的石牌楼一座。两侧有石刻对联一副。
http://s14/mw690/4dd37f40gd9898dc1660d&690
莲花座上龙 舞
宝剑池 海渡音
http://s7/mw690/4dd37f40gd9898f8233a6&690
中书:南海慈航。(其中之字一模糊难辨)谁人所题已无辑可考。
大殿左侧为财神殿,内供奉着武财神关公。右侧为六祖殿,内供奉禅宗六祖。
http://s7/mw690/4dd37f40gd98993a11006&690
牛心石就在观音大殿内,朋友们都去摸这块相传能祛百病、健心智、助财运的石头,唯有俺被殿前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坊(见上图)所吸引。牌坊上的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都饰以精美的雕刻。莲花状的基座上有吻兽石狮,牌坊上有梅鹿献艺、卧牛待耕、凤凰祥云、龙凤呈祥等图,还有很多俺说不出所以然的浮雕图案也都精美异常、栩栩如生。正面坊额有“广济无疆”四宇,侧联“竹径幽深慧日照三千世界,莲台清净祥云履四大部洲”;背面坊额有“南海慈航”四字,侧联“莲台座上龙玑舞,宝剑池栏海渡音”均清晰可辨。字体老辣,应出自书界高人之手。回来查资料才知,这座石牌坊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为三间四柱五楼华表式造型,宽、高各约5米,由石刻榫卯而成,衔接严密。2006年它被收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http://s5/mw690/4dd37f40gd989a0432f34&690
俺在这座石牌坊前驻足过久,等想去摸牛心石时,时间已晚,殿门锁闭,只好带着些许遗憾下山。途中,友人又介绍说,牛心山盛产纹理细密、质地纯美的青色大理石。据说白马寺前的白马和巩义宋陵前的石人石马等所用石料均取之于此。这又和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白马寺扯上了关系。俺心中对这牛心山更多了几分好奇。
http://s2/mw690/4dd37f40gd989a4d350f1&690
观音大殿后为变化阁内供奉着掌天地生灵之变化的变化老母。变化阁后为安阳宫供奉无生老母。左手一小偏殿为供奉白衣老母的白衣殿。殿侧有一池无名。然池水终年不冻,且冬暖如泉夏凉彻骨。
山后有一小径通三百米外的观景亭。立观景亭上可尽览群山之绵延,亦可回望牛心之威严。山后有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山之巍峨尽掩于郁郁之间。
http://s15/mw690/4dd37f40gd989a963ce0e&690
在山脚下歇息,见一小小的房屋立于路旁。友人说这是一茶庵,庵的墙上还镶有一石碑。碑文为《遵母遗言》,内容不少,俺浏览一遍也没记太清楚,待回家费了很大劲儿才查到相关资料。原来此茶庵乃附近一村民李天兴遵母遗言兴建的。大概是为了代代相传、永世不忘吧,便将其母遗言刻于碑上,镶嵌于墙上。碑文如下:
吾儿仔细听我言,家中之事记心间。
旧社会你父下世早,撇下一女又五男。
忍饥挨饿无吃穿,母子吃苦受熬煎。
自从取了五媳后,团结和气把家安。
处世为人不简单,修桥补路要当先。
忠孝义德难占全,酒色财气你莫贪。
困难之人立面前,张嘴容易合嘴难。
莫作骄态看不起,量力而行排除难。
生意之人到面前,口心一致端茶饭。
天晚住宿留家园,子子孙孙辈辈传。
娘去世,要简办,不披麻,不带孝。
不烧纸,不烧钱,不讲阔气把馔端。
儿孙媳妇掌家园,勤劳俭用省下钱。
牛心山下设茶庵,善男信女得方便。
行路君子解口干,不负为娘嘱托言。
http://s3/mw690/4dd37f40gd989ad205d72&690
如今,在我眼里,那位逝去的老太太以及她这位孝顺儿子,就像山上寺中的那些佛像般具有佛性,这座简陋破旧的茶庵就像少林寺方丈正斥资千万元予以重修的寺院般神圣。此刻,我没有摸到牛心石的遗憾荡然无存。因为,这段碑文何尝不是救治人们内心灵魂的“牛心石”呢?
http://s14/mw690/4dd37f40gd989b1202a9d&69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无处不在,在我的心里,在你的心里,在每个人的心里。
何为佛?俺以为,善即是佛,无他!(杨培放)
http://s16/mw690/4dd37f40gd989b47e0f5f&690
http://s16/mw690/4dd37f40gd989b94a8a6f&690
http://s16/mw690/4dd37f40gd989c0a83eef&690
http://s12/mw690/4dd37f40gd989c57bf22b&690
http://s15/mw690/4dd37f40gd989c925699e&690
http://s6/mw690/4dd37f40gd989cc8459d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