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易日历

(2017-12-29 11:26:39)
标签:

投研感悟

期货股票

投资圈


      对一个从事投研工作的人来说,交易日历对时间和事件的结合是深入脑沟的。
      昨天与新人沟通,我举了几个例子。
      一个是美股道指的连续图。我说,我每每展开这个图表都有莫名的激动。这是一张全球最发达国家的经济导航图。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迄今,特别是近三十年,可谓波澜壮阔,叠创新高。而上世纪七十年代,道指的数据只有几百,缓缓的坡度,反映出经济的固化与乏味,那时我才十来岁,还不谙世事。可以说,全球的经济突破是从全球化开始的,而全球化的推动来自中国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我们从青春期到现在,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张道指连续图,足以诠释近三十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奇迹。
      对于我们主要研究大宗商品的人来说,我还喜欢端详伦敦铜的连续图。历史上,伦铜从来都难以逾越3000美金,但2006年伦铜涨到了8000美金以上。之前一轮下跌,宾中泰男被老虎基金消灭。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宾中泰男是谁?他曾经是铜市场的5%先生,在铜价大涨之前被空头围剿。如果他晚两年做同样的事,他可能就是铜市场的大英雄和传奇了。世事如棋,满盘唏嘘!      看铜的图表不是念叨宾中泰男,而是想说,铜被称为“铜博士”,这足以说明铜对经济层面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导向作用。宏观经济浩如烟海,对大宗商品的长周期来说,铜具有较强的指向作用。还记得当年的铜铝套利吗?如果不了解产业内涵而只从历史基差来买铝抛铜,是多么的悲催呀。结构就是被用来颠覆的,否则哪有人类发展的波澜壮阔呢!
      对农产品来说我喜欢对着美豆的长期连续图端详。记得九二年刚入行,白天的日盘有“进口大豆”这个日盘品种,其实它对应的就是夜盘的芝加哥大豆。那时只知道画几条线看支撑压力什么的,真是浅显的傻鸟,交学费是应该的。看美豆的连续图,一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至2006年,美豆的价格就是5-10元呈周期波动,现在还是呈周期波动,只是交易中心上移到9元上方了。这得益于成本边际的变化。
      当全球化来临,驿动的人心和相对平衡的地球资源能带来什么样的互动呢?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的观念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了呢?
      曾经有研究员问我,说做研究几年,该学的学了,该懂的也懂了,下面干啥呢?我说投研实际上是个研究人的事,是个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事。巴菲特最经典的总结就是贪婪和恐惧,这都是说人心的。
      图表还会延续,搞技术的说过去可以昭示未来,如果对过去了解欠缺又怎能参透未来呢?
      看看长期图表,可以感受时代巨变,而财富密码,也似乎蕴含其间。
      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留点感慨。
      2018,等我们来。

交易日历
(道指月图1970-今)


交易日历
(伦铜月图1970-今)

交易日历
(美豆月图1970-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南岛吟》
后一篇:致建国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