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何在?

标签:
虎踞关龙蟠里清凉山乌龙潭边走边拍 |
毛主席诗云: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里的虎踞龙盘是南京的别称。
而虎踞关与龙蟠里正是南京城西两处毗邻的地名,是我少年时代的成长之地。
每到父母家小住,漫步在城西的街街巷巷,便似秋鸿掠水,往事如烟。。。
虎踞关,路的西侧就是清凉山。




林散之题:龚贤故居。
看看这些题字就很养眼。
在古扫叶楼的题联中我爷爷也曾留下一联:不尽客来,叶落岂曾缘客扫;
清凉寺的新年钟声。


佛堂。

艺术家的个人艺术馆。

早春午后的清凉山步道。


传说诸葛亮在此驻马,并叹曰: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刘海粟题:驻马坡。
出清凉山,位于虎踞关边,正对龙蟠里北口的小学校,已经不知所踪。原址上矗立着高楼大厦。

这条几百米的龙蟠里路,小学上学放学不知走过多少回。


龙蟠里南口的中学还是中学,不过已更名易主了。新楼盖了一大片,貌似大体竣工。


龙蟠里这条街的”隔壁“就是乌龙潭。




南京的地标建筑倒影在乌龙潭里。

历史人文典故雕塑墙。

陶澍(1779-1839)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职;魏源(1794-1857)晚清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陶澍与魏源在龙蟠里比邻而居,过从甚密。一晚,两人潭上赏月,陶曰: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对:有此妙处,何必西湖。乌龙潭自此有小西湖之称。

方苞(1668-1749)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历官康雍乾三朝,后归隐江宁,在乌龙潭畔筑庐而居,教子课徒。

颜真卿书画院。

龙游亭。

促膝。

乌龙潭公园里的曹雪芹坐像感觉比北京植物园的那一尊更生动些,也好过中山陵边红楼艺文苑的那座。背面对云: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忧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我一直以为,南京是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因为她有繁华、有沧桑、有历史、有故事。城西的虎踞关、龙蟠里不过弹丸之地,却人文掌故众多、历史文化深厚。人生的底色在此浸润,很受用也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