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0570231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欧洲行记——贝聿铭巧构“金字塔”
(2013-05-14 09:18:13)
标签:
罗浮宫
巴黎
边走边拍
贝聿铭
罗浮宫是法国最古老的王宫,位于塞拉河右岸。1204年路易十四时期兴建,直至兴盛的拿破仑时代。对中国人来说,除了欣赏罗浮宫的油画、雕塑等西洋艺术,最值得一提的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为其设计的“金字塔”玻璃入口。实地观察,不仅对贝聿铭的巧妙构思所折服。几重对比,可见贝先生的高超之处:一是繁复与简约。罗浮宫是“U”形建筑,古老而繁复,如果弄个同样的东西一定很古怪,而“金字塔”的简约与周边搭配,令人印象深刻而不显突兀;二是虚与实的对比。材质上周围是砖石结构,比较压抑,配玻璃金字塔,通透而光亮,好像嵌入的一枚钻石,相得益彰,协调而精致;三是尽管“金字塔”是玻璃材质,但象征人类文明肇始,内涵与周边相辅相成,外观好像把历史引向未来。
想来不禁感叹,为贝聿铭先生竖大拇指。
神从天上来。
雕塑的细节美。
百年沉思。。。
进入“金字塔”观展。
传说中的“人头马”?
这个很有意思,你走过去,你的画面就在里面了。
以缺为美的代表——维纳斯。罗浮宫最出名的就是维纳斯和胜利女神雕像,还有油画蒙拉丽莎。蒙拉丽莎被一个大玻璃罩罩着,围了很多观展的人,我不善凑热闹,老远拍了几张照,有反光,效果不好,就不贴上来了。
金碧辉煌的穹顶。
许多艺术题材应该来自于历史故事或神话。
雕塑之美,在于织物的纤维感都能表现出来。
石头上的“婴儿肥”。
仿佛舞蹈画面。
从罗浮宫出来,在贝聿铭先生的杰作前留个影吧,以示对这位令华人感到荣耀的当代建筑大师的敬仰。
其“金字塔”的借光(通透)、借地(扩大了地下面积)、借景(玻璃上浮现的罗浮宫移步换景),真是“妙处难与君说”呀!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欧洲行记——塞纳河上的“乐章”
后一篇:
欧洲行记——路易十四VS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