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范适安
范适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65
  • 关注人气: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节

(2013-02-16 13:11:00)
标签:

春节

江宁织造博物馆

旗袍馆


春节放九天,包含前后两个周假期。
平时忙,这个最传统的节日,还是陪父母待着,享受三世同堂最为妥帖。
我“破5”,父母就是“奔8”了,相聚是福呀。
余下的日子,就是吃、睡、溜达。
几年前就盼望的江宁织造府重建工程,大概是产权问题,拖之又拖,终于在这个春节试开放。
拉着儿子一起去看。凭身份证领票。
节日大多外地人回家了,就剩本地人,可也参观者众,排队约莫40分钟才拿到票。


这个节
逶迤的领票人流。

这个节
大行宫有南京文化新名片的气势。一字排开,是南图新馆、省美术馆和新开放的江宁织造博物馆。


进去参观,有几个主题馆,第一个却是旗袍馆。先领略上世纪30年代的摩登。
这个节



这个节
老照相馆的排场,好像巨幅照片里是溥仪和婉容。


这个节
较早的旗袍款式。

这个节
洋画上的旗袍女郎。

这个节
棉的。

这个节
单的。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腰身。

这个节
日历牌旗袍小姐。

这个节
快乐小姐。

这个节
老物件。

这个节


这个节
仿佛飘来爵士乐。

这个节
集体婚礼。

这个节
怀旧与奢华。

说到旗袍,前些日子看到有一栏电视节目在说汉服,深以为然。连日、韩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汉人却没有。之所以没有大概是从民族融合角度出发,易被指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实各民族着传统服饰并没有什么不妥,汉人着汉服,是中华文化符号里的一种。在一些特有的场合着汉服,应该是高雅礼仪的象征。

下一个单元才是和江宁织造有关的陈列。
历史和现代,仿佛在时光的隧道里穿越。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是现在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模型,中西兼顾。设计好像是吴良镛先生。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云锦,当年曹家的产品。

这个节


这个节


这个节
大行宫地名的渊源原来来自这里,这是我过去有些模糊的。

这个节


这个节
360度环幕展示当年皇帝南巡。

这个节
中西要素融合后的建筑风格。

这个节
戏台上的歌舞升平。

这个节
园子里腊梅已经开始凋谢,春的花季又要来了。

这个节
透过旧时瓦当看去的摩天楼。

这个节
地铁大行宫站布置的蛮有中国年味。
2号线大行宫站的出口就是江宁织造博物馆,非常方便。


就近溜达当然是城东啦。
迎春花开了。
这个节


这个节
儿子的个子窜过了女儿。
他们在研究这个门当的图案。
我说:嗨。他们抬头,我按快门。

这个节

2013年2月16日,正月初七,记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口琴秀
后一篇:南京晨雪随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