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新巴索管理账户投资人:
您好!又逢岁末,按常规,又到了给你们写信的时候了。 其实有些投资人我们一年还是能见几次的,想交流并不难。我们的规模还没大到忙的无暇见面的时候。当然,趁现在新巴索还不太大,也不太忙,能见面沟通最好。要不真做大了,或许见面就要预约了。呵呵。这真是个悖论,生活中处处都是悖论。
悖论就是矛盾,矛盾是我们的生存基础,前几天我在微博里说:交易矛盾。这四个字,应该是金融投资的精髓了,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没有矛盾,我们将商机不在;没有矛盾,我们将一无所获。矛盾,是个永动机。马力巨大,动力无穷。能在矛盾里求生存、求发展,是我们新巴索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大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承载我们的环境、乃至全球经济体间的不平衡;中到产业行业的配置错位;小到我们投资标的间的阶段参差。矛盾无处无时不在,而看得懂来龙去脉的矛盾,才是我们试图去发掘、去把握的。大多数似是而非的、不确定的因素,通常我们会过滤掉。这就是我们的风格。金融投资市场风格多样,我们相信,秉承自己熟知的,才是最好的。
谈到交易矛盾,这让我想到了索罗斯。他老也说过四个字,叫“超越金融”。我理解他的潜台词就是金融能做的,绝不是金融本身,金融是能够影响经济、政治、乃至人类发展的。他从60岁狙击英镑成名,到股市、汇市、期市三市联动相互驰援促成东南亚经济危机,再到近几年在欧债危机中的言论表现,80多岁的人了,如同一个“金融牛仔”,仍不时活跃在金融投资领域的风口浪尖上。在东南亚危机后,全球因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迎来黄金十年,他一度匿迹,也有推脱掉外部资金只管家族资金,减少资金管理规模的动作。寂寞十年,人生苦短,廉颇老矣?说实话,他老的部分归隐动作,我一度似有所感,特别能够理解。不过矛盾终究会来,他在香港环伺“做空中国”无果后,欧债危机或让他及他的团队又有了新的推波助澜的突破口?
我们新巴索,就是为了用金钱和时间给予我们信赖的投资人而产生、而存在的。后天是我50岁的整生日,后面就是“奔六”的人了。我检点了我进入社会30年的得失,觉得改变世界还是从改变自己开始比较好,所以把抽了30年的烟戒了。有朋友打赌,说这个很难的,你戒不了。我说,我能。因为我对我们新巴索团队的后30年有信心、有期待;我对愿意和我们共同成长的投资人有责任、有承诺。
12月,通常是个很忙绿的时候,承前启后,要写的东西很多,每年都一样。不过,给你们写信是比较轻松的,可以信马由缰,也可以无拘无束。几种东西套着写的话,给你们写信更像是一种调剂。写信是个好方式。可以边写边喝茶;也可以边写边改。而说话就像泼水,泼的很爽,但泼出去了,也就覆水难收了,所以要学会“三缄其口”。写信像铺桌布,铺不平展,可以再来。说话和写信,我喜欢写信。我点击键盘的时候,仿佛你们就在我身边,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力量甚至你们信赖的眼神。
去年给你们写信,也是这样充满雾霭的隆冬的日子。我和我的研究人员,对整体大宗商品市场正在做年度分析评估报告。我们去年对大宗商品的评估结论部分非常简单,就那么几句话:一是从一揽子大宗商品指数(CRB)来看,找不到大宗商品走熊的依据,尽管当时欧债危机一轮强似一轮;二是从对冲矛盾来看,我们对工业品比较看空,而农产品谷物类看涨。今年初的价格谷物类都在低位,而工业品在相对高位。再细分一下,工业品因经济结构调整,对库存较大产能过剩的品种如钢材、或因对传统能源依赖下降的原油极其下游化工产品要更加看空一些;而有色如铜等对外依存度相对大的工业金属类品种持中性态度;对农产品里的谷物类是看涨的。中国沿海虽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灾区”,但加工业向内地的转移没有停止,内地的城市化进程还很快,地方GDP都高于全国平均。我到成都,见到粮食局领导,他说四川是传统粮食大省,以前是粮食调出,现在需要调入,有缺口。这样选取偏弱的一揽子品种和较强的一揽子品种对冲是宏观套利的一种好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承载相当大的资金、内在逻辑完整可信、可操作性强。缺点是不适合零散的、一对一的账户管理,技术上也需要将一揽子品种根据权重、流动性分析编制类别指数,以利跟踪和操作。还有,虽然这个对冲品种逻辑没问题,但进退该如何量化?也是在操作前需要明确的,否则风控这一块就会管理缺位。后来,我们还是选取了防守可知的单一品种豆类来做多头策略,这也秉承了自10年开始的一贯策略,到9月3日平仓,实现了连续三年的稳定获利。不过就现在看,前一种对冲性想法仍有20%以上的获利,但管理的资金却可以大于3亿。
2013年是个比较特别的年份。一是全球“再平衡”进一步深化,也就是说叫“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都“跪下了”,但还都挺着没倒下。伯南克还在搞QE就说明了经济仍需要拐杖撑着,还没有看到经济内生性发展的曙光,所以全球各经济体间的政经博弈还是常态;二是对中国来说新的政府人员交接更替,会带来新政举措,也会打破一些壁垒,但挑战不小。谁都看到了调结构的紧迫和重要,但调结构和稳发展就像是走钢丝,且这段钢丝路还很长,把握每个阶段的平衡需要强大的政治智慧。调结构就要打破既有;而稳发展又需要“打破不至于打倒”而带来难以收拢的社会动荡。说到底中国和美国一样,经济问题也是内生性动力缺失所带来的困惑。不过方向性的东西是有的,保障条件是“城镇化”,是这个条件下的基数不断扩大的刚需。如果内需政策面有更多的跟进,也许“稳”就是触底。但我们做投资的都知道,叫“做底三年,做顶三天”。说到“底”,磨死你。对经济,要有这个心态来跟它磨,有如股市。
其实大宗商品板块间的结构,并未脱离我们年初的判断框架。只是要更多的考虑品种轮动或部位选择。比如年初较强看空钢材的,12年已有价格大跌表现,可能13年会比较平淡,在一个新区间波动;再如年初看中性的铜,如果存在反弹部位过高,出现资金面的政策条件激发,可能负面的因素诸如铜的重复融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还有谷物,因结构性条件未变,成本定价还会有效,不过更好的看法我想是在围绕这几年的中轴来根据季节高低制定策略会更严谨一些。2013年我想政府会考虑稳而求变。我们也一样,稳是基础,然后才是变。而变需要矛盾积累、需要等待条件。金钱和耐心是金融投资市场的两大法宝,这两者缺一不可。我们新巴索能看到发展和希望,就是从没忘记过这些。
2012年我每天的早晚评,除了休假,都坚持发给大家了。也许你很忙,常常疏于翻阅。这没关系,这代表我们每天都没有忘记过你,你看了一眼,就表示你知道我们是惦记你的。如果你偶尔看一看,也会大体知道我的思路或框架。这样,长此以往,你对我的思路就会有个轮廓性了解,我们聚会的时候,我说起思路、想法你就不会感到太陌生。现在早晚评是在《点线形势局》的群里公开贴出来的,而我们的操作策略不会公开,评论只是框架性提示。群里有跟我许多年的朋友,自己操作却年年亏钱,有时还大亏。我和你们讲的话和他们一样,甚至一字不差,为什么他们会亏那么多?说白了就是我说的我能一如既往的做到,而他们在道理上是懂的,却做不到。可见“说”与“做”,中间的差别有多大。还说明了,“咨询业务”是提供思路而“资管业务”是指示行为的,后者更具体,所以价值更高就可以理解了。另外,从今年9月开始,我们做了一份《新巴索投资资管月度报告》,嘱咐相关人员给你们发了。做这个,是配合期货市场“资管业务”的开闸。新巴索的成长,就是大家的成长。有一个月刊,也是一个和行业沟通的纽带。现在的期货市场,已经从“以小博大时代”进入“资产管理时代”了,市场内涵更加趋于承认价值,这对我们来说无异于如沐春风,既吻合我们新巴索的价值观,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符合各类差异化投资主体的价值服务。还是那句话:变,需要稳来做基础。
一年真快,转眼已是岁尾。现在是12月15日周六的傍晚,窗外有雾,但不妨碍我、及新巴索全体人员对您的新年祝福。
——于一堆未完成稿件或报告的间隙
老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