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乡村开洋荤去

标签:
旅游盱眙龙虾洪泽湖螃蟹 |
放大假了。
有几条线路可去。
但为了改文章,就要找清静。
热门的地方可不敢去,黄金周不远游游必遭殃嘛。
朋友安排的好,说这样吧,俺老婆老家在苏北乡下,我们就一路苏北逛过去吧。
苏北人在上海人嘴里吐出来是“苏北林”,似乎比“乡下林”还轻蔑一层的意思。
过去苏北穷,现在怎么样了呢?
去年冬天,考察了山东的县域经济,这次能去苏北看看,也算是多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吧。
于是,两家子驱车出发。
大假里,往苏北的线路确实车少,稀疏的秋雨中只稀疏的几辆车奔驰在宁连高速上。
路况没话说,我们放大音乐,两边的秋景如拉幕布一般从眼帘闪过。
第一站是盱眙,过去我们xuyuxuyu的叫,可打字时怎么也打不出这个地名。朋友老婆当了一字师,说读xuyi而不是xuyu,哈哈,现在就打出来了。还有更离谱的,读yutai,所谓读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这个盱眙读半边的话可真是错上天了。
一切行程是朋友老婆安排的,甚至细致到每人发了一张行程表。
车入盱眙境内,到处都是大龙虾的广告,马路上的雕塑也是大龙虾。
最近大龙虾有点走背运,对以龙虾养殖为旗号的盱眙,应该或多或少有些影响。现在人注意养生了,吃的健康才是根本,这点盱眙要是注意到了就不会有问题了,龙虾还是照样爬上老百姓的餐桌。
据说龙虾出问题并不是养殖的事,主要是餐馆大量清洗不易,所以用了不良物质来泡洗龙虾,才导致了啥啥啥的超标。
在盱眙定的是那里最好的四星酒店,因提前预定,据说不贵,拉开窗帘,就是上图景色。
好一幅“浩荡清淮天际流,长风万里送归舟”的诗意画卷呀!
您别说,这个酒店的硬环境还真不错。只是服务细节还差那么一点感觉。
想了半天,什么感觉呢?叫气质吧。
苏北是淮扬菜的发源地,闭着眼睛也能报出小鱼锅贴,炒软兜,平桥豆腐等传统菜。好了,一个不落,全尝一遍。
大龙虾尽管最近名声不好,但知道重在清洗环节,把了这个关还是可以来一盆,解解馋。
闲暇的时候就下楼到淮河边散散心。淅淅沥沥的秋雨间或着下,雨中漫步空气到是绝好。
雨露。
一路开过去绕了一大圈,到了一个叫西泽河的湖边镇子,之所以还能记得这个地名,是它比较接近西西河的名字。
说实话,洪泽湖打了螃蟹的名头,可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比起阳澄湖差远了,也不如盱眙龙虾的产业做得好。我们跑了半天湖边才找了一家餐馆,人是满的,旁边一家没一笔生意,吃螃蟹要预定,餐馆再去向养螃蟹的去买,二两五的50元一斤,三两的要75元一斤。
肚子跑饿了,只好等那家人多的,定了四斤螃蟹,各式菜若干。
口味倒是不错,开了瓶洋河蓝色经典,我一公一母吃了两只,我们有人吃了六只的,大呼过瘾。就不点名了,哈哈。
去淮安,是想给孩子们接收点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看了周恩来纪念馆。那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周恩来是令人敬仰的,留个影吧。
从周恩来纪念馆的楼顶望去,远景是层层叠叠的房地产。
在逛淮安的路上我是算看明白了。中小城市都在拆迁改造,有几家好宾馆然后就是通衢的豪华大道,说豪华,不仅路宽而新,还要有比路还宽的绿化隔离带。然后两边是空旷的地带,从市区向周边摊房地产的大饼子。
从市区往郊区走,是盖好的房子——还没盖好的房子,周围树着吊杆机械——然后是空旷待卖的地块。
淮安的夜亮多了。有点都市夜色的味道,晚上街面上人也很多。
不似我多年前来时的冷清了——变化挺大的。
泗阳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刚入酒店就把我震住了,以前印象里的小县城,现在也有豪华酒店了,路也是一级棒,我想,发达国家的硬件也莫过于此吧。留个影。
晚上的酒店夜景。
从酒店看去的街景——这还是市中心的改建,还有好大的饼可以摊呢,一句话,发展潜力巨大,一切都才开始。
朋友老婆也好久没回老家了。
到了她的中学母校,马路上横幅写着:对于农村出来了孩子,最好的出路还是读好书才有前途。
当代的醒世名言呀。
到了朋友老婆以前待的村子,是令人震惊的,这里的房子大多盖于80年代,甚至还有土坯房。
村里的年轻人都跑光了,现在不是考大学才能跳农门了,打工是最直接的出路。
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出去的年亲人的下一代。
没有强劳动力愿意安心在家种地了,只有老人勉强种种地。
这里的房子随着老人的离去也会逐步消失。
有本事的到省城落户买房了,一般的也就近县城落户了,再差也搬到镇上去了,以前的村逐步变为古迹了。
蔬菜。
膘鸡——我第一次见到。
据说过去穷,用点儿肉和着地瓜面等做的,有点素肉的意思,哄孩子的。现在看,该是健康食品呢。
难忘的是在朋友老婆娘家喝的那碗豆浆——是现收的大豆现磨出来的。
我没加糖,就热咕噜咕噜的喝,边喝碗面上边结皮子——薄薄的豆腐皮,妙极了。
那一刻的豆浆原味,是难以忘怀的。
离开的时候,我们有点鬼子进村的感觉,带上一切可带的土产品,车后箱,车里面,除了人能勉强坐的位置,就是吃的东西了。
现在的村落,不会变成未来用来瞻仰的古村落吧。
谁来管管这些滞留村落的老人孩子呢?他们是应该得到照顾的,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