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周日,连轴转的两天会,外加会面老朋友,搞的疲惫不堪,到现在还没完全恢复。
哈哈,年纪不饶人。现在精力消耗一大,已不像小伙子的时候了,吃顿饱饭,睡个好觉,立马就生龙活虎了。
行业是发展了,会议厅里人满为患,领导讲话,专家发言。晚上会朋友,白天不免无精打采。
强打精神听了陶冬的宏观经济分析,大致要点如下:一是欧美经济虽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好于预期;二是国内下半年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会手忙脚乱的连续加息;三是中国经济的动力在三四线城市;四是未来中国经济长期看好。他的ppt的最后一张图片据说是在太空拍的欧美和国内夜景的对比,欧美是连片的万家灯火,国内中西部还显寥落,意思说要是中国的大公鸡版图都是灯火闪烁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还有很大的潜力。
不过我想,如若如此,我们真要考虑,谁来养活我们了。
随着行业的壮大,一些公司也完成了跑马圈地,布局全国,研究所研究院也搞起来了,配备了豪华团队,养一个研究所,怎么一年也得花上几百万上千万吧。说实话,有点奢侈。
搞研究院,在中国养一大堆硕士博士未必有用。不是说硕士博士不好,我看中国的国情,走进行业产业,找行业产业的退休专业人士;研究宏观经济,找一些经济院校来做项目合作,可能比自己搞个高大全的大花瓶要经济的多。不过周瑜打黄盖,都想光鲜,也没什么好说的。但读读那些厚厚的资料,不免乏味,大多是统计过去,搞几条似是而非的结论,于行业产业服务,于投资投机,我看都没什么必然关系。
无论怎么说,行业是好了,也热闹了许多,比起十几年前从业人员的面黄肌瘦,艰辛苦熬,当然是可喜可贺。

本来想早晨5点起床,去西湖边晨练。可晚上太晚睡觉,终究是不能如愿。只好抽周六的傍晚时间,在湖边转了转。也许是周六周日,这次对杭州印象打了折扣,人太多了,车太多了,打个车得等半个小时还未必打的到,一点想悠闲的心情也就没有了。




夕阳下,看着天幕在慢慢暗淡,我想,还是干点实事吧。
于清谈,我早已乏味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