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夫茶

(2008-10-19 19:30:42)
标签:

功夫茶

铁观音

茶道

休闲

 

    学会功夫茶是20年前的事,那时在福建,还是毛头小伙子。

    看着福建乡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茶盘,里面的小杯子充满茶垢,尝一口,又浓又苦,颇为不屑。但当地的老百姓说,家里茶具茶垢越多,证明这家人越好客。颇有藏族人袍子上油越多证明越能吃得起肉一般。后来接触了点儿茶道,知道要养好茶具,特别是茶壶,每每喝过茶,还是需要将壶侍弄干净的。壶经过反复内外茶汤的洗礼,开水的涤荡,才能养出神韵。而侍弄的过程便是美的过程,忘我而惬意。在茶道中体会人生,在茶道中悟会为人。

    说起来是高雅,但平时一忙,还是贪图方便,“牛饮”倒是畅快随意,甚至偶尔也学学老毛,还嚼嚼喝剩的茶叶。功夫茶,似乎对劳心劳形的我来说,算奢侈的享受了。

    一切都是缘。按照顺序,春茶都喝完了,该轮到喝北京朋友送的铁观音了。这据说是极品茶,8000元一斤,朋友好茶,一再叮嘱,这茶不要送人,要自己喝。我哪能辜负朋友的美意?那就认真的品一回茶吧。

 

功夫茶

茶具是好茶具,壶是好壶,只是好久没用了。先洗净了,又找出了剩下的一些春茶,用开水冲泡了,先养壶养杯,去去长久不用的杂味。过程果然让人注意力集中,闻着茶香,感觉慢慢的就来了。哈哈。

 

功夫茶

从柜子里取出极品铁观音,上书“坐品群山观天下”,是福建漳州天福出品。茶是集天地精华雨露而生,和宜兴的紫砂匹配,再合适不过了。

 

功夫茶

揭开外饰,取出茶罐。哈哈,原来是白锡所制,难怪沉甸甸的,密封的真好呀!

 

功夫茶

白锡茶罐制造可以用精密来形容,罐盖和灌口的圆形接触面拉出来像有一股气,要慢慢拉出,对准了放回去,松手后它会慢慢的下沉吻合,可见工艺之精湛。里面的袋装铁观音还是真空小包装的,一袋冲一壶,正好。

 

功夫茶

用茶舀子将茶倒入壶中,再用茶钳子将茶分匀,冲入开水,几秒钟后将头汤倒入公平杯,第一壶是洗茶,不喝的。再将公平杯里的茶倒入闻香杯,手置闻香杯,一股清幽的茶香扑鼻而来,既令人清醒又令人沉醉,真是好茶啊,名不虚传。今天是遇着茶精了!

闻过的茶,再淋在壶上,谓之养壶。看壶吸收水分的程度来观察壶的内质变化,这里面学问不少呢。

 

功夫茶

第二壶,看汤,品茗。汤色清淡,泛着嫩黄,幽幽的,有袅袅的气息慢慢溢出。端起小杯,先用舌尖抿一下,体会细微的滋味。第二口,略多一些,让滋味溢满口腔,幽幽的茶香好像在脑子里,在全身荡漾开来。第三口,慢慢的咽下去,茶韵出来了,茶汤滑而润的仿佛流入了心里。

 

功夫茶

和儿子边品茶,边聊茶。这小子,也一改过去的“牛饮”,变的斯文起来,每杯绝不少于三口喝完。哈哈。

 

功夫茶

边品茗,边把玩储茶罐。还有画,还有诗呢: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哈哈,郑板桥的诗。

 

功夫茶

还有,松鹤图,题诗是: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唐代的许浑。

再有,梅枝图,就不上pp了,题诗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杯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是宋朝杜小山的诗。

 

功夫茶

储茶罐里约有几十包铁观音,哈哈,够喝一阵子的了。和儿子推杯弄盏,不觉两三个小时过去。功夫茶功夫茶,得有功夫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呀。

 

功夫茶

茶喝完了,事还没完。剩茶用来再养养壶,再洗净。一定要晾干。最后用茶巾擦拭,再收起。

怎么样,一通功夫茶下来,知道怎么做事,怎么为人了吧。这就是茶道呀,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门口的风景
后一篇:五字分析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