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的记忆(五)

(2008-02-04 11:26:03)
标签:

记忆

南京

乌龙潭

汉中门

 
    学会游泳,就是在祖屋家门口的乌龙潭。那潭水不深,可也能漫过我的头顶。“狗刨式”,是我在乌龙潭里学会的第一个泳姿。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就是刚学会的东西,是会有一段儿上瘾期的。游泳,骑自行车,滑旱冰,乃至开车,我们为能够驾驭某项技能而兴奋不已,我们也在涨能力中不断认识我们周遭的世界,也同时认识自己。
    在乌龙潭的试水很快就让我不能满足,我希望能到更宽更深的水域来发挥自己刚得的,对于水性的认知。很自然,汉中门桥秦淮河边的桥墩下就成了我和我家门口孩子的试水天堂了。
    我们像一群小兽般不知疲倦的从桥墩上跳下去,然后游到岸边,再上桥,再从桥墩上往下跳。
    我自认为跳水姿势还不错,就那会儿练出来的,先是“冰棍儿”,再是“燕子”。“冰棍儿”就是捏着鼻子,头上脚下的从桥墩上往下跳;“燕子”难度要大些,起跳时脚的蹬力,在空中姿态的调整,落水一瞬间的动作,要一气呵成,做到真的像“燕子”般轻巧而流畅。
    不过,很快,我的在秦淮河的游泳体验就被“叫停”了。
    起因是一个比我们大几届的的孩子,从桥墩上跳下去后,没有马上浮出水面,而是继续潜泳,结果,钻在了岸边的木排下,他在水底没了方向感,再也没能自己上来。
    这事震动了学校,也震动了家长,同时震动了我们曾在那里游过泳的孩子们。秦淮河当时的那段水域其实情况蛮复杂,一是河边满是木排;再是河里还有时常经过的行船。在桥墩上跳水,是要另一个小伙伴在桥墩的另一边来报告来船情况的。
    那位溺亡的孩子我不认识,那天出事我也不在现场,只听说他穿的是两片红领巾缝制的三角泳裤。
    有一段,我满脑子都是一个穿红色的三角泳裤的少年,在汉中门桥墩上跳水的情景。
    这个警示,深深地的印在我心里,直到如今。
    以后,我再也没在秦淮河游过泳。
    再想游,就办一张五台山体育馆的游泳证,安全就有保障了。
    不过,游野泳的诱惑还是时常在心里涌动。小伙伴们还是找到了可以游野泳而又相对安全的地方,那就是莫愁湖。
    莫愁湖其实离开祖屋的家也是不远的,出了汉中门,过了二道埂子,就是莫愁湖了。那时,莫愁湖边,到处都是垂柳。荷叶,荷花和莲蓬也很多,即便是开阔些的水域,水也不深,最深处也就起到脖子。
    这样,我们除了游泳还可得两样好处。一是能踩到白生生的藕,能摘到香喷喷的莲蓬;再是,从湖里“踩”到对岸就可免去莫愁湖公园的门票钱,去看精致的汉白玉莫愁女还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石刻。
    对长江水的认识,是很小就建立了的。那时,妈妈在隔着夹江的江心洲学校教书,从城里到学校是要从上新河依靠木船来摆渡的。
    冬天的大雪天,白雪飘飘,江里浊浪翻滚,江风怒号。船工很小心的摇着橹浆,嘱咐坐在船上的人尽量蹲的低一些,以防事故。我紧紧拉着妈妈的衣襟,在木船的颠簸中初识了长江水域的无常。
    说实话,在我成年以前,我从来没敢在长江里游泳。尽管我小时候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而着装整齐的渡江方队。
    直到二十多岁,我从部队回来,有一次在芜湖办事,一个人把衣服脱了,藏在江滩的草丛里,悄悄的顺着水流不很湍急的江边下水。只一个动作,就被顺流的江水推出去好几米,有一些小漩涡让我感到很难控制自己的姿态,我心想,要是在这里出什么事的话,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呀。奋力划到了一条大船边,抓住了船的锚链,我狂跳的心才安稳下来。上岸后,回头走了很远,才找到自己藏衣服的地方。
    在我还没成年,其实南京的大多河塘,我都已游过了。玄武湖,前湖,紫霞湖。不过,小时候的小伙伴的溺水事件让我从不敢下水太久,在体力还很充裕时,我就会提前上岸,以免不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