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的秋

(2007-10-09 12:46:31)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生活记录

感悟随笔

休闲

     南京的秋 
 
    台风的尾巴扫过古都法桐的树梢,又落了两天雨,早晨眼一睁,就看着天放晴了,气温是20来度,早凉被阳光一点点的烘去,这是一个典型南京的秋日。
    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到了,尽管很短,一如南京的春,也是很短的,就十来天吧。男士可以西装革履穿着正式的上班;女士换去薄薄的夏裙改穿有些质地的线裙,一样的五颜六色,为缤纷的秋景增添另一份妖娆…
    南京的季节是很多外地人不能适应的。
    一是尽管四季分明,可春秋两季太短暂,仿佛仅是个夏冬的前奏,只那么一晃悠,还没来得及体会她们的好处,就匆匆收场了,再是夏季太热,俗称“火炉”,这所有人都知道,无须赘述;冬季太冷,湿湿的冷,很多北方人在南京,以为过江就是南方了,冬天该比家乡暖和吧,殊不知北方家家装暖气,门窗捂着,不出门,零下30度,也就那么回事儿,南京不同,从没装暖气的习惯,且不习惯门窗紧闭的捂着,那湿湿的彻骨的冷总会引来他们的抱怨。
    不过最近十来年似乎南京的季节变化已不象过去那么极端,就我个人感受,夏天仍是一如既往的热,可比起上海的热岛效应,南京就算凉快的了,甚至北京,甚至杭州,我看夏天都比南京热,如果再要评个全国新“四大火炉”啥的,我想南京是排不上的了;冬天也一样,受全球变暖影响,南京的冬再也没有记忆中的冷了,小时候屋檐下粗粗的冰溜子已是多年不见,孩子们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也已经变成了大人的故事,去年冬天竟然一场雪没见着,想对着窗外吼一句“望飞雪,满天舞,巍巍群山披银装”的戏文,终因无雪而扫了兴头,改念“天气初肃,正故国晚秋”的句子了,呵呵!
    “春牛首,秋栖霞。”是说南京人春日踏青,秋日游历,传统必去的两处地方。现在,这两处地方都开发了多种旅游项目,是城里人摆脱压抑的都市生活,就近喘口大气的好去处。
    依我兴趣,秋天最喜的去处城里是阅江楼,鸡鸣寺,城外才是栖霞山。
    去阅江楼是为登高,看大江东去,体会古画中才有的“秋江远眺图”的意境,这是如此的诗意和高古。再唱一曲“金陵怀古”,那韵味,那感觉,状物思情,谁与共知啊!
    再是秋日的黄昏,去鸡鸣寺散步,听暮鼓声声寒蝉凄切,看远山霞飞秋水长天。品一餐素斋,嘬一口香酩,此时物我两忘,岂非人生一乐耳?
    到栖霞山,最好在10月下旬。这时节,霜叶正红,那满山的热烈,那生命如火般最后燃烧似的悲壮,引我们去遐思,去感叹,去采集。将最最火红的一片用来夹在你日记本的某一页,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下一句“让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吧!
    儿子一位要好的小同学举家赴美定居。儿子很伤心,为送一件“有意义”的纪念礼物颇费踌躇。
    我告诉他和我一起上山,装了满口袋的秋叶回来,打开一个小小木质相框,取下玻璃,选了五彩斑斓的秋叶就这么铺上去,然后压上玻璃,在相框边沿写了“秋色赋”三个字。
    我想,那随父母赴美定居的小同学看着相框里的红叶该想到:南京的家乡,又是一年霜叶红了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摔跤
后一篇:恶心的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