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先生

(2007-09-19 13:52:40)
标签:

生活记录

往事钩沉

麻先生

   
    您别以为麻先生是男性,其实我们管有文化的值得尊敬的女性,都是可以和男性一样,叫做先生的。比如我们管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就可以尊称为先生。虽然如此叫法有些老派,可也因此而透着些神秘,透着些历史的沧桑感吧。
    麻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知识女性。认识麻先生是在很小的时候,每逢过年过节,爸妈都要带我到位于洪武路一带的类似于解放前盖的职员公寓的麻先生的家,拜访她老人家。通常是送一两样那时物资紧张条件下的稀罕物品,比如一包红糖,或是两条糕之类。照例,中午麻先生会亲自下厨,做几样时令小菜,招待我们一家。麻先生到底是解放前过来的人,泡过上流社会,生活虽然在大环境下已很节俭,但仍不失精细,只有在饭店里才看到的番茄酱呀,川椒粉呀啥的,她家里都有。不似我家,如果不看住着破败的还有个空架子的花园洋楼,都已改造的和一般市民别无二致了。
    麻先生怎么和我家那么亲密呢?我也是从爸妈嘴里得知的,原来啊,解放前麻先生的先生也是在当时政府里做事,麻先生和我奶奶是闺中密友,过去老思想,是希望头胎生儿子的,知识女性也不能免俗,我奶奶拜送子观音时,麻先生也就跟着拜,希望我奶奶的肚子争口气。并约定,如果我奶奶有了孩子,就担负培养孩子的责任,做我们家的家庭教师,难怪爸爸妈妈都麻先生麻先生的叫的那么自然而顺口哩。
    再一层,麻先生还是爸爸妈妈的结婚介绍人。当然,麻先生那时抓着爸爸这张牌,而抓着妈妈这张牌的是当时中央商场大股东之一的太太,热心人刘姨(妈妈如此称呼她),麻先生和刘姨把彼此手里的牌一碰,哈哈,就有了咱家现在的格局了。
    吃过中午饭,妈妈帮麻先生收拾了桌子,麻先生会沏一壶好茶,那可是用的老瓷茶具,一起围着谈天说地。麻先生会拉着妈妈的手,说,可惜啊,你没见过你那个婆婆,真漂亮啊!高挑的身材,瓜子脸,雪白干净的,大大的眼睛,那眉毛弯弯的。麻先生边说还边照着自己眉毛比划着,好像我奶奶就在她眼前一般。说着说着,她会嘎然而止,愣会儿神,叹口气,唉,财政部搞国债的,女才子啊,死的时候适安爸爸才八岁……
    说到这儿,一桌子都不吭气了,爸爸的眼圈也有些红了。
    过一会儿,麻先生问妈妈,你怎么不打扮呢?女人是要打扮的呢,你看我,象快六十了吗?这时,气氛就缓和下来了,大家都盯着麻先生的面颊看,果然是敷了一层淡淡的粉,不过只是淡淡的一抹,确实很自然,也很精神。
    到她七十多,大概是最后一次到我家里住过一夜,看他老人家还是打扮的清清爽爽。
    那次住我家是心里老大不爽,和小儿子赌气的。麻先生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离家,去了台湾,做过驻美大使,混到蛮有地位,七十年代后期吧(抑或八十年代初),带着一家子辗转回来过一次,以后每月给麻先生都会寄个几百美金,让麻先生老有所养。而小儿子就苦了,初中毕业就到内蒙下乡了,回城后讨的老婆又不如意,有些小市民习气,麻先生大儿子贴的钱差不多都贡献给小儿子了,小儿媳还不大领情。唉,到底差异大,合不到一快儿啊!
    大概八十年代中后期,有次家里接到过麻先生小儿子的已耽搁好久的信,仅寥寥数字:母已逝,告知。
    现在,麻先生以前住的洪武路一代早已变成南京的超级商埠,寸土寸金了呢。每每从那里路过,看到洪武路的路牌,麻先生的音容笑貌,就会在我的脑际闪过……
 
 
昨天是9.18,国仇家恨,留个链接,算纪念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0091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薛老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