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发的一年级美术课本刚拿到家他就爱不释手,从头看到尾不说,还对里面的小制作跃跃欲试。现在都一个孩子,缺少玩伴,没办法,老子儿子只好弄的像哥们,你准备这个,我准备那个,帮他完成做一个用细绳子和圆纸板组成的七彩转轮的小小心愿。
想想现在的孩子,各种条件是比我们那会儿优越的多,玩具也是五花八门玲琅满目,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记得我们小时候玩具都是自制的,粗糙是粗糙了些,可玩起来也是兴致盎然,且春夏秋冬各有所属。春天嘛是放风筝,几根竹片,几张彩纸,一卷呢绒丝,就可把心情带入蓝天。夏秋之交除了光屁股下河洗澡就是抓蛐蛐儿,在草地里顺着蛐蛐儿洞撒泡尿,在洞的那一端围捕,要是“棺材头”就就地正法。遇着体大声脆的蛐蛐儿放入小纸筒,回家少不了毛豆青椒菜叶好好伺候。冬天除了堆雪人打雪仗,就是找两条竹片,前面烫弯了固定在小凳子上,不滑的人仰马翻不算尽兴。今年冬天南京连一片雪花也没见到,孩子们要认识雪是啥玩艺儿怕只有再往北边去了……
至于铁环弹子火柴抢等都是男孩子的随身装备,跳皮筋穿花绳踢绢子则是小女孩的常规项目。
一句话,我们小时候玩的野是野了点可和自然是如此的亲近,有可能,多想让儿子也见识见识我们那会儿的玩法啊!
2007.4.2
阵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