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旅回顾之夏练三伏

(2007-07-19 00:00:29)
标签:

军旅

    民谚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意思是越是自然条件艰苦的时候越能锻炼人,越要勤练不辍。

    在部队里,冬练三九是针对北方兵,而南方,除一年常规训练外,盛夏往往是训练最紧张,安排最密集,规模最壮观的时候,这就是夏练三伏。全团合练都是此时进行。

    你问训练针对性?南方沿海的部队当然是岛上的国军!

    不过说实话,我第一次在我方前沿观测我们与金门之间的海峡时,一点也看不到剑拔弩张的气氛。阳光明晃晃的照着海面,甚至渔帆点点,能见度很好。透过高倍望远镜,岛上绿树成荫,间或有墨绿的车影在树隙间一掠而过,每天台岛给金门送给养的船突突的靠近小岛,要不是军事分界线的白色浮标提示两岸的敌对关系,自然环境还颇有几分祥和。

    那时,两岸主要是打宣传战,双方都有几米厚的钢筋水泥掩体保护着的大喇叭,每天定时向对方喊话,这边是:国军弟兄们,那边是:共军弟兄们,蛮热闹的。过年过节双方不是放气球就是放海漂,上面吃的用的都有。这哪像是敌对,分明是兄弟两家礼尚往来嘛!哈哈!

    宣传归宣传,训练还是要一丝不苟。先是武装越野,体能训练,然后是分队合练,最后是全团合练。

    武装越野就是练脚板,练团队精神。十来二十公里路,全副武装在规定时间到达,还不许有兵员掉队。体能好的帮体能弱的、老兵帮新兵扛个抢背个包是理所当然的。后来到地方上无论是经商还是带团队,就很注重这些,经常出去搞搞活动,人不是挣钱机器,一个融洽的氛围是团队建设的有效保障啊

    壮观的是全团合练。我们团长是皖北人,干练而幽默,说话干脆利落。还是新兵时,他给我们训话,说,我姓L,叫LBC,就是一百个春天。哈哈,过耳不忘,至今仍有雷贯之韵。

    在团里搞新闻时,礼拜天到他家里噌过饭,他老婆孩子都随军了,老婆是他家乡人,低眉信手的,做一手好饭菜,那次喝的是“小角楼”,完了唱样板戏,“穿林海,跨雪原…”颇为豪迈。

    炮团装备的是152加榴炮,当时射程威力在地炮里都是响当当的。一切准备就绪,团长就会在前沿指挥所问我们,你们看那个目标好啊,我们就七嘴八舌,前方警戒区域有一溜岩石山,有指一颗大树的,有指一快大石的,还有指一片小高地的。团长举着望远镜说,那就啃最硬的吧,就那片巨石。一时,前方指挥所热闹起来,各种口令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各炮营报告:阵地准备完毕!团长下令:各炮阵地注意,全团齐射,放!电话里传来各炮阵地“放”的下令声。

    部队里有一句谚语,叫老兵怕号,新兵怕炮。说的是老兵油子比较疲沓,吹号就是有事,有事就得打起精神,故怕号;新兵怕炮那是固然,没经历过炮阵地体会不到,那真是震人心魄耳鸣头晕啊,就这样还得动作麻利协调到位,说话都是对着耳鼓吼,新兵还有不怕?

    令声完毕,指挥所里就听到头顶上跑弹掠过的啸音,接着目标区域光芒四射,飞沙走石,烟雾弥漫。接着才传来沉闷而有力的目标区域爆炸声,排浪似的!

    光比声快,故先见光,后听声。

    举起高倍望远镜,哪里还有石啊,树啊,小高地啊。烟层散去,目标已夷为平地

    夏训一般会持续两三个月,都是在运动中进行,每个兵膀子上脸上都会被南方盛夏的阳光灼烤的退掉几层皮,衣领上的汗渍都结成了白色。记得有一年夏训完毕回驻地,倒在运炮弹的炮弹箱上就睡着了,什么车里蒸呀闷呀,什么炮弹箱硌人啊,都不知道了,百十公里山路到驻地,下车醒了浑身疼,解衣一看,青一快紫一快,居然浑而不觉

    有人说,和平是军人最大的奖章!此言不谬,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往往都是普通百姓。现在是全线无战事,都在安居乐业,多好啊!今天是“六.一”,想着下午带儿子到那里去玩哩。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