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十三桩 / 雷慕尼

标签:
雷慕尼中丹此桩太极拳三阴经健康 |
分类: 太极养生 |
预备式
第一桩 金刚捣碓桩
第二桩 懒扎衣桩
第三桩 双推手桩
第四桩 単鞭桩
此桩同拗步势,开步展肢行气,意念气从命门流于阳经而达四梢、命门,有培元固本、温阳补肾、疏调经气之功。
功效:此桩对阳痿、早泄等颇有功效。
第六桩 护心桩
此桩同护心拳势,下盘稳固,松胯屈膝圆裆,立身中正,劲力外放,神意聚于两目,意念气流于两眼周围的睛明、承泣等穴。
功效:清热、疏邪、明日。
第七桩 高探马桩
此桩同高探马势,以腰为轴,劲先合后开,松胯开胸,沉肘松肩,劲贯于右掌,左掌在下腹部轻轻上托,意念气注于三阴经。
功效:此桩有健胃润肺之功。
第八桩 金鸡独立桩
此桩分左右势,同金鸡独立势,独立步稳,提膝,高度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合劲不散,意注掌根。两手交替举过头顶,意念气通三阴经。两足交替提起,意念气通足三经,下注涌泉,有顶天立地之势。
功效:伸筋拔骨,对肢体麻木有效。
第九桩 七星桩
此桩神态安详,意念气由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百会穴,再沿督脉下行至会阴,再交于长强,如此体内阴阳二气在任督二脉间动转。此桩劲贯于掌外侧,松肩沉肘,呼吸以下沉为主。
功效:调理十二正经气血。
第十桩 跨虎桩
此桩由退步跨虎成势,虚实分明,轻重倒换,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意气注于指梢,通手三阴经。
功效:可防治肩周炎。
第十一桩 肘底捶桩
此桩同肘底看拳势,左肘下沉与右拳相合,右拳微有上托之意,身法端正,有下坠之意,头顶上拔,百会穴与长强穴有对拉之意。
功效:升阳固脱、清热利湿。
第十二桩 亮翅桩
此桩同白鹤亮翅势,劲由腰脊右转,重心移于右腿,意念劲上冲于两肩,过肩肘贯于两手,周身放松下沉,合劲归于丹田。意念胸腹之气向右转一圈后下沉,打通冲脉。左脚点地,足趾端的隐白穴按于地。
功效:健脾开胃。
第十三桩 斜行桩
此桩姿势为两脚平行开立,两膝微屈,两目平视,含胸拔背,空胸实腹,右掌立于胸口,右手大拇指对着两乳中间的膻中穴,左手成刁手,向后放于命门处。周身放松,气归丹田。
功效:宣肺降逆、宽胸化痰。
收势
双手心向里自然垂于两胯外侧,双臂随吸气同时升至头顶,两手心相对再向下按,呼气,双手经面部、胸部下放到两胯外侧,意念气至两足涌泉穴,周身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