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生活多年,普通民众不关心股市都不行。各个电台每天正常新闻播报完都回对今天的股市有个简单的报道和评述,可以感受到经济生活深入到了千家万户。一组数据说明这种现象的必要性:美国有超过七千万股民,澳洲接近一半的家庭拥有股票资产。股票资产和基金资产是美国家庭金融资产当中最多的资产。但是无论如何,在任何情况下,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议长或者副议长会对近来一段时期的股市做出过评论,更不会拿本国的上市的质量和国外去比较。持有这种观点一定会招来媒体的一片质疑。议会本来就是行使立法的职能,负责财经的委员会也只是就货币政策提出质询和修改意见。发现问题,把问题捅大,影响到股市的巨幅波动,我想不是哪个议员愿意承担的政治风险。如果能够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筹码愿意赌一把,至少也要拿出科学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上市公司质量的理论依据来源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关于“穷人”和“富人”的态度之分应该是很有争议的。我说了,这些简单的比较是排除出身不平等之外的普遍性规律。自然会引起部分被伤害了的读者的激烈反应,触及他们的心理束缚区(comfort
zone)。如果能以次小文激怒很多“阿Q”,树立正确的理财态度和成功心态,又在乎挨骂呢。
弥漫了市场的两周的恐惧气氛正在慢慢消散,在春节前的这个底部我认为已经构建完毕。节前很难再延续前期的巨幅上攻,估计会缓慢地攀升。节后到“两会”期间,深受政策性因素影响的中国股市不会有太多作为,可以短线操作。真正地行情要在两会完毕后到来。中国股市长期牛市的格局不会根本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