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是花30万买一套现房值呢,还是花27万买一年以后才能住的期房呢?是花20万一次性买辆车值呢,还是每月支付6000元,共付4年更
简单的说,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复杂的说,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第一个问题
一个人准备投资一个房地产的项目,如果现在马上投资开发,便可获利100万元,如果5年后开发,由于地价上涨,可获利160万元,此人该选择什么时候投资呢?
答案:有人主张5年后投资,因为160万元明显大于100万,有人主张应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投资获得
100万,这100万又可以进行新的投资。如果当时社会平均获利率是15%,那么5年后100万可变成175万(100*(1+15%)*(1+15%)*
(1+15) *(1+15) *(1+15)
=175),金额显然大于160万。这样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后,此人赚的钱又多了,如果不考虑,此人的房地产投资虽然不至于失败,但肯定是不科学的。
如果上面的例子离你的生活比较远,没有太多参考价值,那么让我们来看第二个例子。看了后,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不会吧?”;第二反映会是:马上拿出计算器算一算;第三反映会是:“后悔死了!早知道这样,我早就投资了!”。
第二个问题
一对双胞胎姐妹准备为自己积累养老金。姐姐生活很节俭,从22岁起每年存2000元,存到27岁就没有再继续存,一共存了6年。妹妹比较爱花钱,从28岁才开始存钱,也是每年存2000元,但妹妹却一直存到了62岁。假设两个人的年投资回报率一样,都是12%,那么,姐妹俩到了62岁的时候,妹妹的养老金会比姐姐多多少?
答案: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说,肯定是非常多了,毕竟妹妹比姐姐多存了29年的钱!
但事实上,妹妹仅不姐姐多7133元。
其结果是:在相同投资回报率的前提下,妹妹比姐姐晚投资了6年,却比姐姐多付出了58000元,在62岁的时候,才达到和姐姐近乎相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