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仍保持不变。
数据说明经济增长过热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达10.2%,经济过热的苗头初现。今年第一季度银行的新增贷款达到1.26万亿,已经超过全年目标的一半。今年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其中新建项目的比重达到47.1%,投资增长仍然呈上升态势。
房地产市场亦然。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几大城市几乎都处于涨幅较大的状态中,其中北京1月到2月商品期房均价上涨17.3%。最近,北京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进一步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住宅均价为7168元/平方米,去年同期均价623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约15%。
央行称,“本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此次加息政策出台的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表明中央政府对经济过热相当担心。促使本次央行突然加息的动因,除了投资领域出现过热情况外,北京和其他城市一季度的房价疯涨,是中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的主要参考因素。比起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着眼于减少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工具,加息的作用力度更大,对经济的影响更深远。除了抑制投资领域过热,加息对楼市的影响具有警示意义。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讲,从长期看,加息是一个趋势。意味着中国加息周期已经开始,通过利率政策调整投资结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成为一个政策选择。此次加息举动意在试探市场的反应,以决定下一步的调控行动。如果二季度增长率仍然偏高的话,估计会有更为严厉的措施出台。
央行保持存款利率不变,其意在于继续鼓励居民消费。也就是说,从短期看,加息是抑制投资过热和打击楼市投机。从中长期看,提高贷款利率和保持存款利率不变的双重政策选择,其目的就是从调整投资结构和维持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使力,来达到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贷款利率还有继续调高的可能性。
楼市将受到一定抑制
此次加息对房地产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对开发商而言,利率上调将意味着融资成本增加,将直接导致开发商开发能力下降,近而导致供给的相对下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对控制房价上涨不利。
加息必然导致房贷利息成本的上升,对投机性、投资性购房需求会起到抑制作用,当然,也提高需求性购房者的利息成本。对已经买房的人而言,意味着还贷压力增加,对尚未买房的人,将增加贷款恐惧心理,导致购房行为推迟,从这个角度上说,又有利于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所以综合来看,其效果还有待检验。意料中的紧缩政策比预期来得要快,力度也要大得多。
股市:三大行业受冲击
此次受加息影响最大的应是房地产业、周期性行业、金融业三类上市公司。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由于该行业上市公司普遍高负债经营,利率的提高将直接加大其经营成本,降低公司利润。
周期性行业类上市公司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庞大,负债率也相当高,利息上涨将直接加重相关企业的利息负担。此次贷款利率上调将降低公司近一成的净利润,这无疑将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
而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来说,因为存款利率未调整,而仅是贷款利率上调,这对于依靠存贷差获得企业利润的银行业来说,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因此得到提高。
利率提高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减缓,将双向推动市盈率降低,并对证券市场将产生持续影响,股市中期走势将因此受到抑制。由于牛市行情已经基本确立,此轮基准利率上调的影响不会太长久。对于利率上升带来负面影响,仅仅是短期反应,是对市场心理产生影响。目前股市基本面正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良好态势,无论是从经济走势、股市政策、公司本身、市场人气来看,中国股市已具备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理财重新规划
房贷增加应对策略
个人住房贷款(商贷)利率也包含在本次调整之中。从4月28日起,5年期以上个人自营性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将由6.12%提高到6.39%,个人能享受到的最优惠的下限利率由5.508%提高到5.751%,使许多人的住房按揭月供上涨数十、上百元。各家银行将遵照央行确定新的利率水平,相应地调整本行的住房贷款利率。凡是在4月28日以后签订的房贷合同,将执行新的利率。对于28日以前已经签下的合同,银行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利率。
面对可能到来的持续加息周期,准备购房人可以选择结构性固定利率房贷规避加息风险。结构性固定利率房贷最大亮点是考虑那些短期内还贷能力不强,却又力图锁定利率风险的贷款人的需求。
对于已经购房的人来说,是选择提前还贷还是按兵不动呢?对于投资型“按揭者”来说,他们的投资经验非常丰富且风险承受能力强,能通过投资使家庭的资产年收益超过住房贷款利率(普通住宅利率5.751%),就可以不考虑提前还
对于没有空闲资金的按揭者来说,0.27%的上调对增加的还款负担是有限的,没有必要谈“贷”色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正确的心态和方式来应对,不要过多增加生活压力。
不要以感性作为投资依据
过去几年房地产的价格增长速度达到了20%甚至30%,这不是由于正常的供求关系造成的,而是因为一种感情,别人买我也买,看到别人投机赚了钱那自己也要投机赚钱,结果导致了房地产泡沫。在购买一个商品,购买一个资产的时候,不要以感情作为决策依据。投资是表示长期持有一个资产,并有健康的、合理的预期和期望。以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的状况来分析,想要一年期投资回报率望值达到20%是基本不可能的,除非有违法的操作在里面;而一年期望值为4%、5%则比较合理。
在央行增加贷款利息的今天,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自己的收入水平、资产结构去做相应的调整,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