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果老山景点传说、典故——完整版!

(2009-07-09 20:17:04)
标签:

传说

典故

完整版

太行山

文化

旅游

分类: 景点的美丽传说

张果老山景点传说、典故——完整版!

张果老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15公里处,系国家AA级景区、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游览面积为10平方公里,主要景观有栖霞观、张果洞府、仙翁神驴、拧劲古柏、镇山宝树等30多处。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张果老山主峰海拔仅450.7米,在太行山系可说是个小字辈。然而,张果老山却名扬天下、四海皆知。

张果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敕封的正宗神仙,他在民间百姓中的威望很高,他的动人故事和离奇传说,千百年来,在我国各地世代流传,可说是妇幼皆知,家喻户晓。八卦广场上高大的雕塑,就是张果老倒骑毛驴走四方、惩恶扬善美名扬的缩影。

“张果老”

张果老原名叫张果,本是邢州(今邢台)广宗县的一名普通菜农,张果的韭菜是天下一绝,常常挑着担子不远万里到山西太原去卖韭菜。张果卖韭菜常常济贫助人,对苦难的穷人更是慷慨解囊。他不但把上等的韭菜免费送给穷苦人吃,还把自家祖传的韭菜种植技术传给各地的穷苦朋友们。后来乐于助人的张果便被太上老君点化成仙,和汉钟离、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等七位大仙共称为“八仙”而被黎民百姓世代敬仰。在八仙中数张果岁数最大,鹤发童颜,风趣精神,人们便把张果后加一个字,尊称他为“张果老”。

“邢台好南关”

张果的韭菜是天下一绝,常常挑着担子不远万里到山西太原去卖韭菜。而张果老当时卖韭菜的地方正是太原集市兴旺的地段——太原南关。张果老发现南关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往来商贾川流不息,自言自语道,真是太原好南关。谁料旁边一个人看不起张果老,听他这么说,插话道,当然好,不过再好你也搬不到你家去,大家都知道张果老是邢台人,他一气之下,把好南关搬到了邢台,就是现在的西街一带,从此邢台的西街、北大街日渐兴隆,而太原的南关就日渐没落了。

曾经邢台最繁华的商业街就是西街。

“苦梦树”

山半腰的这棵似椿非椿、似槐非槐的古树,就是张果老山赫赫有名的镇山之宝——苦梦树。据传这棵千年古树系张果大仙从王母娘娘的瑶池偷偷移栽的仙家宝物。此树所开的花香味很浓,具有延年益寿的功能。每逢农历的三月初八庙会,苦梦树便准时于凌晨开花,花香四益为游客提神,待傍晚庙会结束时,这棵树的香花便自动凋落,成为张果老山的一大奇观。据考证,苦梦树系华夏大地罕见的稀有树种,整个长江以北仅此一棵,可以说是珍贵之极。

“韭菜地”

据考证,在张果老成仙之前,本是邢台广宗县的一名普通菜农,他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就是种韭菜。他种的韭菜很有特点:一是红根绿叶,二时叶扁肥厚,三是好吃味鲜,四是延年益寿,五是随割随长。因此,张果老的韭菜是天下一绝。张果老卖韭菜常常济贫助人,对苦难的穷人更是慷慨解囊。他不但把上等的韭菜免费送给穷苦人吃,还把自家祖传的韭菜种植技术传给各地的穷苦朋友们。后来乐于助人的张果老便被太上老君点化成仙,和汉钟离、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等7位大仙共称为“八仙”而被黎民百姓世代敬仰。

“香火洞”

顾名思义,香火洞是游客、香客敬奉张果大仙集中焚烧香箔纸蜡的地方。如果哪个游客朋友想在仙山上许个心愿,向张果老大仙表示诚意的话,可以在香火洞一次性把香箔纸蜡烧完,这也是本景区防止火灾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栖霞观”

据仙山上古碑记载:明朝嘉靖三十二年,栖霞观主持道士窦全气奉命迎候皇帝巡差大使游览仙山,巡差大使对这里的美景很满意,尤其是对张果老的修炼传道之地颇感兴趣。善于察言观色的窦全气见时机成熟,便叩请巡差为栖霞观题词,巡差即兴挥毫留下墨宝,为仙山增添一道风景。栖霞观——俗称仙翁祠。据庙前石碑记载:栖霞观始建于唐朝开元23年(即公元735年),据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慕名召见张果老时,对张果老的为人品质和奇特仙术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并萌发出与仙家结为秦晋之好的愿望。当张果老奉召见驾时,李隆基便被张果老的鹤发童颜、仙家凤骨和不同凡响的仙术表演迷的是心花怒放,当即传下旨意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玉珍公主下嫁给张果老为妻,盼求女儿修成仙体,自己也跟着沾沾仙家的光而益寿延年。不料张果老早已看破红尘坚辞不受,并悄悄离开皇宫归隐邢台仙山。为避免皇帝派人再来纠缠,张果老便假装暴死,让徒弟们当众把他下葬入土,借此掩人耳目而隐居起来。唐玄宗不知内情,闻听张果老死于非命,心里很是惋惜,便传下圣旨敕封张果老为仙翁,敕封邢台五峰山为仙翁山,并派心腹爱将亲自来此督察监工,大兴石木为其修建了这座颇具道家风格的栖霞观。

“圣旨碑”

碑上碑文便是当年唐玄宗亲自传下的圣旨内容,它详细地记载了唐玄宗召见张果老、有意下嫁玉珍公主及敕封张果老,筹建栖霞观的整个全过程,这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唯一受过皇封仙家的圣旨碑,就有较高的观赏和道教考古价值。

“仙翁古洞”

远在北宋元丰年间,仙翁古洞便被定为邢州的八大胜景之一而名扬四海,俗称“邢台旧八景”。古洞中晶莹的泉水清澈见底,这便是仙山有名的圣水池。圣水池注而不溢,淘而不涸,水质清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甘甜爽口有益人体健康。仙翁古洞很有灵气,明朝万历年间,邢台县县令朱诰因连年干旱来此替民求雨,当夜邢州大地便普降甘霖,朱县令心花怒放,赋诗一首赞美仙翁古洞有灵:蕴隆千里乾封禅,天际栖霞涌碧泉,信是仙灵祷有应,甘霖一夜满山川。缘寻民瘼拜古洞,成为苍生祈丰年。西岭桑麻应澎雨,仙家原自有真元。洞口上“仙翁洞”三个大字,写得浑圆潇洒,简直达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这三个苍劲饱满的楷书大字,便是朱诰县令当年亲笔所写,距今已有430多年了。

“神驴”

这头神采飞扬、气度不凡的石驴,便是张果大仙的得意坐骑。据传,张果老当年云游四海常骑一头小毛驴,而且是倒骑脸朝后看。此驴扬蹄日行千里,比现在的超音速飞机还快。更为有趣的是,张果老这头驴不吃草料,到了所在地便把驴像纸一样折叠成一小块放进随身携带的小箱中,想骑时再用水一喷,折叠的纸驴又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撒蹄奔跑的神驴了。

“八仙洞”

这八仙洞据说是张果老的会客厅。每逢过年过节或有喜庆大事,张果老便会飞鸽传书邀请知心仙友前来仙山聚会。他们在八仙洞中品茶饮酒、吹拉弹唱、海阔天空开怀畅谈,常常是通宵达旦、乐不思眠。

“张果洞”

张果洞是张果老中年以后修行悟道的地方,曾经是一个半封闭的洞穴,后经科学开发,使其前山与后山相贯通,洞深近300米,后山洞口则与休闲洞、白鹿洞相连,以形成环状旅游线路,使游客置身于“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之中。洞内人文景观是以张果老传说和道教文化为主,由八卦炼丹炉、聚仙阁、观音殿和天顶洞四大洞庭组成;自然景观由炼丹炉天然岩洞、钟乳石、天然石花,以及天然山泉所构成,使独特的道家文化和自然景观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八卦炼丹炉”

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位于张果洞入口十余米处。太上老君即三清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著有《道德真经》八十一章点化世人,惩恶扬善,创炼仙丹普度众生,以及点化八仙得道修成正果。自唐朝以来便被人们奉为神通广大,尊贵无比的仙家祖师和打铁烧窑等行业的鼻祖及保护神。据古典名著《西游记》记载,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酒醉后擅闯兜天宫,像吃炒豆一样把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吃了个净光,后被二郎神率天兵天将擒拿,被太上老君在八卦炼丹炉中炼成了铜体铁骨和火眼金睛。从此,太上老君的八卦烁丹炉便名扬天下。

“聚仙阁”

八卦炼丹炉向里走便到了张果洞内的首个大洞庭——聚仙阁。正中三位大神依次是: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洞庭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是: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洞庭西侧由北向南依次是:曹国舅、汉钟离、铁拐李和韩湘子。

张果老—名叫张果,本是邢州广宗一名普通菜农,由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便被太上老君点化列入仙班。在八仙中数张果岁数大,鹤发童颜,风趣精神,人们便把张果后加一个字,尊称他为张果老。

吕洞宾—吕洞宾是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仙家。他号称纯阳子,民间称吕祖,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他文武双全,风流潇洒、侠肝义胆、正直善良,疾恶如仇,是一位极富人情味的神仙。自古至今供奉吕洞宾的吕祖庙、吕祖祠遍布神州各地,深受民众的敬仰。

蓝采和—相传他是天宫赤脚大仙脱胎降生,虽为人身不昧本性,因常穿蓝衫周游天下,手持大拍板乘醉踏歌,似醉非醉,似狂非狂,放荡无羁游戏江湖,表现出争取自由思想性格,故被列入八仙之一名扬天下。

何仙姑—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相传她是广州增城何姓女子,家住云母溪,十五岁时被父母安排出嫁,她不肯嫁人,坚持独身,具有女性在婚姻恋爱问题上自由主张的道德风尚,后经铁拐李引渡百日成仙,驾祥云飞往山谷,采摘仙桃仙果奉养父母百年。

曹国舅—名景休,是宋朝宋仁宗曹太后之弟,他信义疏财,善济穷人,后遇钟离、洞宾引入仙班。在民间,诸如“吕仙化度曹国舅”、“曹国舅嚼草根”、“曹国舅制服董善人”等传说故事广为流传。

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字寂道,号和谷子,俗称雲房先生。相传他被铁拐李点化得道,在太行山中,曾飞剑斩虎为民除害,又点石成金救济贫苦百姓。后被全真道尊为“正阳祖师”,列为“北五祖”之一。

铁拐李—八仙之首铁拐李。他状貌高大魁梧,气质不凡,富有强烈的抗争精神。他最先幸遇太上老君而得道,随老君神游三十六洞天时,因肉身误被弟子火化,游魂无所依附,使借尸还魂,变成黑脸蓬头,卷须巨眼,跛子依仗的乞丐相,从此他身背药葫芦,周游天下,广授灵药济世祛病,药到病除誉满民间。

韩湘子—字清夫,据《东游记》记载,他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族侄,生有仙骨,素性不凡,刻意修炼,潜心奇术。韩愈让他用功读书,将来好“学而优则仕”。他却聚土成堆,变出一株绿牡丹,花朵上现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令韩愈大为惊异。经汉钟离、吕洞宾的点化,韩湘子隐居终南山修道,后成正果列入八仙。

“拧劲柏”

拧劲柏是张果老山的一大奇观。瞧这树皮纹道及树枝长势,全都是拧着劲向上长,名副其实的叫做拧劲柏。有关拧劲柏的传说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仙山脚下的窦庄村,有一个孤儿叫窦香,他少爹没娘无依无靠,只好替人放牛混口饭吃。一天上山,她为本村的一位贫苦生病的老奶奶挖草药,无意中挖出一个聚宝盆。聚宝盆很神奇,只要当今去什么,就能立马长出什么来,而且是取之不尽。小窦香很高兴,便把金黄的小米放了进去,然后取出一袋袋的小米分送给街坊邻居、穷苦人家。后来,顺德府的一位贪官得知后,便横不讲理的领人来抢聚宝盆。小窦香心里着急,啥也不顾便一屁股坐进聚宝盆里不起来,不料拉出一个小窦香,聚宝盆里又“呼”的长出了一个小窦香,一连拉出五六个,恰在此时,这位赃官眉头一皱,便想出一个歪点子,他命人把聚宝盆连同里面的小窦香一起抬走,走到四下无人的半山道上,这位赃官竟狠毒的命令爪牙们就地挖坑把聚宝盆和小窦香活埋在一棵小柏树下,并把柏树枝拧了几把做上记号,以便日后来挖,恰在此时,云游天下的张果老回山,一见赃官如此霸道狠毒,不由怒火中烧,便施展仙术呼来一阵狂风暴雨夹带着鸭蛋大的冰雹,雹打一条线狠狠的惩罚了这位赃官及其爪牙们,然后救出小窦香隐居到太行深山。从此,这漫山遍野便尽成了拧劲苍柏。

“箭头柏”

生长于景区后山,它树冠大而尖,呈箭头状凌空滴翠,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千古仙山平添了几分色彩。箭头柏在贫瘠的后山坡见缝插针,其生长环境极其艰苦,生长速度也是异常的缓慢,因而更显得箭头柏的生命顽强和它的神奇。有关箭头柏的来历,相传古时候八仙庄一带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生活极其困苦。很快消息传到了天庭玉帝那里,玉帝便派遣二郎神下界降雨。二郎神飞抵八仙庄上空,向五峰山后射了一支箭,随后,哮天犬前去咬住这支箭用力向后一拔、屁股一蹲,甘甜的泉水便喷涌而出!从此,后山的这支箭变成了满山遍野的“箭头柏”,喷出泉水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天狗泉”。

“真武庙”

张果老山素有“道家仙山”之誉,“真武庙”便是标志之一。民间传说,真武大帝是威震天下北方的最高神灵,也是八仙的顶头“上司”。据考证,张果老山上的真武庙始建于宋朝元丰年间,当时的建筑精美,古雅辉煌,神像造型逼真生动,每逢农历的三月初三日,邢台、沙河、内邱、隆尧、巨鹿等地的善男信女们纷纷赶到仙山为真武大帝庆贺寿诞,此地每年都要唱大戏庆贺助兴。大殿雕刻精细的青石台柱还尚存,后经复原修复,真武庙的南天门支柱重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玉皇顶”

玉皇顶是张果老山的最高处。在民间,老百姓都知道玉皇大帝是天上万神之王。他手下有许多的文武神官,文神有太白金星、文曲星等,武神有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二十八星宿等。四海龙王、十殿阎罗也都统统归玉帝调遣。据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五,玉皇大帝便要巡视天下各地的芸芸众生,考察人间的善恶祸福及民俗风情。张果老山上的玉皇顶便是玉皇大帝微服私访的联络点。登上高高的玉皇顶,一览众山小,豁然视野宽:向东可观赏邢台市区的全貌;向北看,广阔的玉泉湖水库近在咫尺;南面则是邢和公路的熙熙攘攘;西望绵绵太行,巍峨高峻,连绵不绝!这可真是人间仙境、果老仙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