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2例

(2009-02-13 22:03:19)
标签:

健康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四参复脉汤   清热养心  益气养阴   心律失常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直接侵犯心肌而引起的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近几年来发病率较高,已成为我国当前最常见的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多数积极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如治疗不及时将会迁延成为心肌病,出现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持续的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1]。目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心肌炎恢复慢,疗效长,而结合中药清热养心,益气养阴,使中药和西药各自发挥其特长,从而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1月~2007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2例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6岁以下3例,17~20岁18 例,21~30岁33例,31~40岁8例。病程3天~5个月,平均22天,心电图检查提示:房性早搏17例,室性早搏11例,ST-T改变者3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诱因者49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
    卧床休息,静脉滴注ATP、辅酶A、肌苷、维生素C、氯化钾,口服辅酶Q10。重症患者及时吸氧,合理应用激素,纠正心功能不全、各种心律失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连续用药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四参复脉汤基本方:党参 20g,丹参20~30g,玄参15g,北沙参15g,黄芪20g,麦冬13g,五味子10g,甘松13g,板蓝根15~30g,炙甘草6~10g。伴见脉数多汗者重用玄参加苦参、龙骨、牡蛎;伴见下肢肿胀者加车前子、防己;伴见胸闷疼痛明显者加川芎、赤芍;伴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服用方法:1剂 /d,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2.2.1  急性热盛型
    证候: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还有心悸、胸闷痛,便干尿赤,脉疾数或结代,苔黄,舌尖红。治则:清热泻火,兼养心阴。方药:以银翘散、五味消毒饮、泻心汤、竹叶石膏汤等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知母、大青叶、麦冬、元参、甘草。
1.2.2.2  心阴虚损型
    证候:症见心悸、气短、胸憋闷,心烦口干,手足心热或常有低热,脉细数或结代,舌质红,无苔或少苔。治则:养阴清热,兼以安神。方药:补心丹等加减。药用生地、麦冬、沙参、元参、莲心、炒枣仁、蒲公英、茯神、琥珀粉(冲)、五味子、紫石英、板蓝根、丹参。
1.2.2.3  气阴两虚型
    证候: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气短,胸闷,乏力,面色白光白,自汗盗汗,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或剥脱,脉细数或促代或虚数。治则:益气养心,滋阴安神。方药:四参复脉汤加味。方药:党参、丹参、玄参、北沙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甘松、板蓝根、赤芍、酸枣仁、炙甘草。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标准制定。治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控制或好转,心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治疗62例中,治愈56例,好转5例,无效1例。出院后所有患者都随访3年,62例患者中60 例患者无不适症状出现,心电图无早搏、传导阻滞、心动过速、过缓出现。心彩超无心脏增大。能正常生活、工作。2例出现早期心衰的症状。
典型病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