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Tei指数; 左室舒张功能;
左室收缩功能
摘要
目的:
探讨Tei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构型(A组,46例)、向心性重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C组,40例)、离心性肥厚(D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A
),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D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C、D组收缩压最高(P<0.05),B、C、D组脉压最高(P<0.05);
2.各组超声心动图结构参数比较:C组、D组LA最大(P<0.05);B组LVDS最小(P<0.05),D组LVDS最大(P<0.05);C组IVS
、LVPW最厚(P<0.05);B组、D组IVS
、LVPW轻度增厚(P<0.05);C组RWT明显厚于其他各组
(P<0.01);C组、D组LVMI质量显著增加(P<0.01),但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3.各组超声心动图功能参数比较: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减低(P<0.05),EF只有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Tei指数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功能情况,对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心脏是其受累的主要器官。高血压患者从心脏形态正常到后期心脏病形成,整个病程都伴有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脏功能也发生相应改变。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估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指标很多,这些指标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应用反映心脏收缩与舒张整体功能的新指标—Tei指数评价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的左室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选择
正常人群组选自门诊体检的健康人35例,平均年龄49±8岁;其中男21例,女19例。病史、体检、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心脏病征象。
1.1.2 高血压病组依据
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76例,平均年龄54±9岁;男121人,女性55人;已知高血压病史持续一年以上,虽仍在接受抗高血压的治疗中,但近期血压仍未达标。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包炎、严重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脑卒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肿瘤。
1.2 研究方法
1.2.1
超声心动图测定
采用HP SONOS
5500及SSD5500S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均有专人操作。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显示胸骨旁长轴切面,在M型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h)、室间隔厚度(IVSth)、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房内径(LA)。
1.2.2
Tei指数测定方法[1]
在心尖四腔观将取样容积放置在二尖瓣瓣尖水平,用脉冲多普勒采集二尖瓣血流频谱。分别测定a值(即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终点到下一个二尖瓣血流频谱起始点之间的时间)和c值(即心电图R波顶点至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起始点时间);在心尖五腔观将取样容积放置在主动脉瓣环下水平,用脉冲多普勒采集主动脉瓣血流频谱。分别测定b值[收缩期主动脉瓣血流频谱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即左心室射血时间(ET)]和d值(即心电图R波顶点至主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频谱终点的时间)。以上4个基本参数均取连续3次测量的平均值。进一步计算出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c-d)和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d-b),最后根据公式:(ICT+IRT)/ET或(a-b)/b计算出Tei指数。
左室构型划分标准根据Ganau分类法[2]根据LVMI正常值:男性≤116g/m2,女性≤109g/m2;RWT正常值为≤0.42。左室构型分为4种:①正常构型:LVMI和RWT均在正常范围之内;②向心性重构型:LVMI尚在正常范围,RWT>0.42;③向心性肥厚型:LVMI和RWT均超过正常高限;④离心性肥厚型:LVMI超过正常高限,而RWT≤0.42。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C、D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收缩压最高(P<0.05),B、C、D组脉压最高(P<0.05)。
2.2 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超声心动图结构参数比较
C组、D组LA最大(P<0.05);B组LVDed最小(P<0.05),D组LVDed最大(P<0.05);C组IVS
、LVPW最厚(P<0.05);B组、D组IVS
、LVPW轻度增厚(P<0.05);C组RWT明显厚于其他各组
(P<0.01);C组、D组LVMI质量显著增加(P<0.01),但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2.3
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超声心动图功能参数及化验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减低(P<0.05),EF只有C组、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