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MB)多发生在LAD,偶见于RCA。一般MB长度10~30mm,厚2~4
mm,MB与其下冠状动脉间有脂肪、神经及疏松结缔组织填充。MB患者可无症状,亦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乃至猝死。之所以引起缺血症状是由于MB对冠状动脉的直接压迫。冠状动脉内彩色多普勒提示MB血流速度的改变主要发生在舒张期,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下降。此外由于壁冠状动脉反复受压、扭曲,导致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引起血管痉挛,甚至血栓形成。研究发现壁冠状动脉近端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收缩期由于MB压迫,造成其近段血管内形成涡流,血管内膜承受的剪切力增加,损伤内膜,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以往MB的诊断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在MB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MB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或PCI治疗。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外科手术治疗可采用肌松解术和CABG。通常MB厚度<0.5cm,长度<2.5
cm,舒张期管径能够完全恢复正常者可行肌松解术,但易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右心室破裂,术后可能导致室壁瘤或术后疤痕形成压迫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