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鲁粤教授谈:2007年读书心得

(2008-01-22 14:57:11)
标签:

健康

文章来自:心血管网http://www.365heart.com
      一、有冠状动脉狭窄就一定要植入支架吗?
  今年发表的OAT试验对从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家们震动之大不亚于第一个药物涂层支架诞生,用目瞪口呆来形容其惊讶的程度一点也不过分。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梗塞后冠状动脉闭塞一定要开通,开通的好处血管再通可以防止室重塑和左室扩大,改善血流灌注,主要的理论根据是血管开通的理论,20年来没有人怀疑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试验的结果却是,开通和不开通闭塞血管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OAT试验一经发表就遭到全世界的介入医生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这个试验的病例选择有问题,入选的病人太轻。Braunwald 教授指出应该对病人病情的轻重进行危险分层,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已经完全坏死再血管化确实意义不大,但是负荷试验还有缺血,特别是大面积的缺血还是应该做的。我个人觉得,这个试验的确存在选择病人太轻的缺陷,但大多数心梗病人由于心肌已经坏死后期的再灌注治疗已经没有意义。
      稳定型心绞痛是否也要做再血管化治疗?有心肌缺血就要做再血管化治疗只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居然有人说保守治疗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治疗效果一点也不亚于再管化治疗。冷静下来仔细一琢磨,是呀这么多年我们不也同样用药物治好了很多冠心病的病人?许多病人并没有做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不是也很好吗?我认为,问题并不在于应不应该做介入治疗而在于介入治疗的时机。慢性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应该首选药物治疗,只是在发展成不稳定心绞痛的时候才考虑再血管化治疗。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考虑着跟病变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新鲜的软斑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稳定斑块,病变很容易发生很大的变化,突然血栓形成狭窄加重甚至完全闭塞,病情变化以天计或月计。如果是纤维斑块,甚至是钙化斑块,病情的变化以年计,在临床上常见到狭窄二十余年都纹丝不动。在临床我们常常能见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病人。从冠状动脉CT和血管内超声都能很清晰地分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病变。
      有了药物支架后我们的感觉是,再血管化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地增加。原因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