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血压病的降压治疗与临床策略

(2011-05-28 13:45:24)
标签:

健康

关键词: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冠心病    肾病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成人患者已达1.6亿之多,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存在着“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现象。其主要损害心、脑、肾重要脏器及全身的大、中动脉等靶器官,并且是引起国人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本病是一种进行性心血管系统综合征,是许多病因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心血管功能与结构的病理变化,因此目前尚乏根治之术,多需长期服药治疗。其治疗目的是:将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防止并发症,减少病残率与病死率。治疗原则为: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坚持服用疗效好、副作用少并能保证生活质量的降压药物,疗效学上遵从个体化原则,经济学上强调量力而行原则。 
    临床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故又称之为“高血压治疗的左右手”。非药物治疗包括: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减肥,有氧运动,充分摄入富含钾、钙、镁、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常,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大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止剂,钙通道阻止剂 (又分为二氢吡啶类、苯烷胺类和硫氮卓类三类),利尿剂(又分成噻嗪类、袢利尿、保钾利尿和磺胺类四类)。另外,α受体阻止剂、血管扩张剂和一些复方制剂(包括西药复方、中成药复方)也常被应用于临床。目前市面上的降压药,据作用时间有短效、中效和长效之分,按剂型不同又有速释、缓释、控释之别。一个称职的心血管医师,不仅要明白患者可以用什么药,更要清楚某一特定的患者不能用什么药,在临床上后者较之于前者更重要,也更能见真功夫。 
    一个好的降压药,至少应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肯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较高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目前,评价降压疗效主要有两个指标,即平滑指数和谷峰比值。前者是指给药后血压每小时变化值的均值与标准差的比值,后者代表降压的谷效应值与峰效应值之间的比值。所以,平滑指数和谷峰比值较高的药物就是疗效的较好的降压药物。 
    根据国内外治疗指南,目前我们对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一般患者至少使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老年人应使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 90mmHg(但应≥65mmHg),糖尿病和肾病患者应使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特点,合理设置服药时间是科学的。对于一般患者,每天只需一次服药的,则以早晨6-7点为佳,因为人体生物钟规律表明此时多为血压曲线的上升肢起始处,此时服药有助于抑制患者的血压峰值,使其不至于血压过高。若每天需2-3次服药者,则还应在傍晚或睡前分次完成。 
    高血压轻者可仅用一种药物,重者则应联合用药。国际上有人提出过“Rule of TENS” 原则(10毫米汞柱原则),即一种药物一般可使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左右,故血压水平较高者常需联合两种或几种药物方可达标。 
    合并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肾病者,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止剂等,伴有劳力性心绞痛者可首选β受体阻止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等,伴有自发性心绞痛者可首选钙通道阻止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伴有心衰者可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或β受体阻止剂等。
夏日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时候往往血压较平时为低,这与夏天气温较高引起机体血管舒张、同时出汗较多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等有关,所以不宜选用大量的利尿剂,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等。此时,使用的其他种类的降压药也应适当减量,以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因血压过低影响冠状动脉供血等。 
    老年病人、脑动脉硬化或颈动脉斑块形成者、脑梗塞急性期、肾功能不全者,应缓慢、温和地降压,不可过快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