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层和预防

(2011-01-01 19:40:24)
标签:

健康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自美国弗莱明翰研究提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概念以后,心血管病研究,特别是心血管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除了对传统(经典)危险因素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近年来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另外在研究手段上现在已达到了分子水平。迄今为止已知的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将近300种。但最重要的有十几种。危险因素的分类各家看法不一。表1为目前比较一致的分类方法。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看危险因素可以归为两大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前者最重要的为年龄、性别和家族遗传史,这些因素是不可变的(Immortal),后者最重要的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和饮酒、糖尿病、缺少运动、不平衡膳食(常导致血脂异常和肥胖)以及精神压力。这些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并且是可以改变的(Mortal)。本文简述后七种可改变的因素的致心血管病机制及防治方法。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在100年前发明了袖带式血压计并应用于临床后才开始的。20世纪40年代以前医学界对高血压和重要脏器(心、脑、肾)疾病间的因果关系认识不深,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代偿机制,甚至认为降低过高的血压会损害肾脏的灌注而影响肾功能。因此当时的普遍意见是除了急进型高血压外,其他高血压都不必治疗。
文章来源:  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3417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