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潞华教授谈:高血压急症

(2009-09-19 00:30:11)
标签:

健康

关键词:09经典特刊 高血压急症 靶器官 治疗 降压药物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美国JNC7报告中指出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水肿、子痫、中风、头外伤、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层),需住院和进行胃肠道外药物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应仔细评估、监测高血压导致的心肾损害,并确定高血压的可能原因(睡眠呼吸暂停、药物导致或药物相关、慢性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疾病、长期激素治疗、库兴氏综合症、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200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高血压急症的定义基本同上,并指出血压严重升高>180/120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2007年ESC/ESH欧洲高血压指南也认为高血压急症是血压严重的升高伴靶器官急性损害,靶器官损害同上,可威胁生命;又增加了围手术期高血压。高血压急症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内)血压的急剧升高。
  据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因高血压危象来急诊就诊的患者中,1/3是高血压急症。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约5%可发生高血压急症。
1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了血压的急剧升高及靶器官损伤,因此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视力模糊等。靶器官损害视不同的脏器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据文献资料,高血压急症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脑病16.3%,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4.5%,脑梗塞24.5%,急性心衰、肺水肿36.8%,心肌梗塞/心绞痛12%,子痫4.5%,主动脉夹层2%。
1.1 高血压脑病
  脑血流有自动调节阈值,脑血流与血压有关;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脑血流量可保持恒定,低于60mmHg是低灌注状态,脑血流显著减少;但>140mmHg或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可以导致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可出现脑水肿;临床上除血压严重增高外,可出现神志改变,视乳头水肿。但随着血压的下降,脑部症状可得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也有所恢复。高血压脑病需要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鉴别,如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一过性脑供血不全。这些脑血管疾病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后动态动态变化,也可参考化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2 急性心衰/肺水肿
  高血压急症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肺水肿,尤其见于老年患者和女性;长期高血压病史而治疗又不充分的患者。血压急剧增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可引起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心排血量明显降低,肺静脉压力及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增高,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患者感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血BNP/NT-proBNP水平升高,胸部影像显示急性肺水肿征象;如不及时抢救则导致心源性休克,死亡率甚高。
1.3 主动脉夹层
  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与中、外层之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70%~80%的主动脉夹层由高血压所致,当血压急剧增高时可促发此种病理变化,而成为临床高、危、险的急症。胸背腹部剧烈或撕裂样疼痛、血压升高,也可出现休克样表现。治疗上除处理主动脉夹层外,快速的降压治疗十分重要。
  高血压急症所并发的靶器官损害,根据相应的受累脏器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在此不一一罗列。
2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2.1 治疗原则
 

 

文章来源: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tabloid/2009/08/temp_3078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