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崇华教授专访: 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2007-12-26 13:25:04)
标签:

健康

  关键词2007亚太会    高血压预防    姚崇华
    编者按:高血压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第六届亚太高血压学术会议上把预防高血压作为大会的主题,为此心血管网对姚崇华教授做了采访,姚崇华教授明确提出控制血压,重在教育,在此感谢姚崇华教授接受采访!

    心血管网:姚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亚太高血压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请您谈谈在中国举行这种国际性会议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我国高血压临床和防治工作的积极 促进作用和影响?
    姚崇华教授:这次亚洲的高血压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我觉得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我国这么多年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上的经验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另外,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刘力生教授担任了国际高血压联盟的主席,这更加促进了中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同时,也促成了这次亚太区高血压会议在北京召开。

http://www.365heart.com/upload/newsimg/20071225171356994.jpg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TITLE="姚崇华教授专访: 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

姚崇华教授接受采访   

    心血管网:我国目前有大约2亿的高血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的知情率仅仅为30%,有很多的患者都是在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者脏器出现严重损害的时候才知道自身患有高血压病的。您对改变这种情况有什么建议呢?
    姚崇华教授:高血压疾病我们叫它无声的“杀手”。这种病刚刚发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症状。有些人可能是完全没有症状,有一些人可能敏感一些,能感到一些不适。这样在发病的早期患者往往觉得自己很健康,加之平时又没有经常测量血压的习惯,这样对于自己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一直不了解,直到出现并发症了,或者发生了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及周围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才开始关注自己的病情,关注自己的血压水平,到医院就医。
    要提高大家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从提高知晓率来说,重要的就是监测自己的血压,要做到经常测量血压。一方面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所以成人25岁以后就应该每年都体检测量一次血压,这个费用也不高。另一方面对于有高血压高危因素的个体,比如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等等,这样的个体更应该及早地监测血压,而不一定非受年龄的限制。现在一些人又有家族史再加上肥胖,还爱吃咸的,这样的人都应该测量自己的血压,及早地发现血压的异常情况。
   

    心血管网:从最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来看,我国正在成为一个高血压高发病区。如何预防高血压成了国家、医生、患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请您能否从防治角度给大家一些具体的指导?
    姚崇华教授:预防高血压的方式,一种策略叫做人群策略,策略中最重要就是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发挥媒体的作用,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人人都看电视,媒体实在太重要了,所以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首先是媒体,应该多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比如在这次亚太区的高血压大会上,我们可以知道,很多证据证明了多吃盐会造成高血压的发生,所以要宣传低钠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又比如要让百姓知道蔬菜水果吃得少,钾摄入低会引起高血压;再有爱吃热量过高的肉类、喜欢饮酒,又不运动都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肥胖是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一旦有肥胖,高血压发生几率就高,所以要控制体重。以上这些都是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对于这些重要的预防手段,媒体应该发挥作用,大力地宣传。人人都看电视,如果电视能经常地宣传,覆盖面就会铺得非常广。

http://www.365heart.com/upload/newsimg/20071225171844971.jpg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TITLE="姚崇华教授专访: 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

姚崇华教授接受采访

    第二、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政府还是最重要的。通过发展政策来预防高血压,设法增加健康教育的投入经费。据我所知,越是农村,越是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群,健康知识越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增长得特别快。所以,高血压的预防工作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全面普及健康教育。
    第三,要实施人均策略还需要环境的支持。这一观点是由渥太华宪章提出的,目前已在国际间通行。比如,刚刚在会上介绍,美国的人群策略采取非政府组织(NGO)多部门的协作,包括工业,像食品工业,是否能生产少放盐的产品、低钠酱油、低纳高钾盐、低脂牛奶、低脂点心等。比如日本,他们的产品都是用低钠盐,做的蛋糕都是低脂的,这是食品工业方面的环境支持,这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生产出这些产品让老百姓去超市的时候能够买得到,不能等百姓有健康意识,想买低脂、低盐的加工品却买不到。
    此外,还有餐馆。昨天一位外宾就谈到,现在很多人到外面去吃饭,中国如何控制这一人群的体重,防止他们的体重增加。的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在家里自己做饭,都到外面去吃。所以,要实施人群策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餐馆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场所,应该参与到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来。曾经有官员提出来要把餐馆的盘子弄小一点,油放少一点,做得淡一点。这样就餐者把一盘都吃完,热量也不会超,当然价格也要相应地降一些。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讲,要不断增强自己选择健康食品和菜肴的能力,做到能够甄别健康与非的食品,尽量避免非健康的食品,比如动物脂肪含得比较高的:肥肉、排骨、香肠这些都不能吃很多,再比如冰激凌、巧克力这些高热量的产品要少吃。这仍然是一个健康教育的问题,要通过不断的宣传,不断培养和提高百姓自己选择健康食品的能力。

    心血管网:目前,在高血压病高发的同时,更令人忧心的是高血压疾病的发展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预防呢?
    姚崇华教授:高血压确实正在年轻化。我们看高血压门诊的时候,过去是看不到学生的,现在不仅大学生,中学生也有家长陪着来看高血压的。我们从全国2002年营养健康调查中也能看到,年轻人患高血压病的比例很高。出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跟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而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调查发现,年轻人的健康知识还没有老年人多。这和别的国家不一样,别的国家年轻人的健康知识水平高,老年人比较低,而在我国年轻人的教育水平高,可是卫生知识水平低。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比老年人还要糟糕,老年人注意长寿,去锻炼,吃东西很小心,看各方面的报纸,关注媒体上各种健康知识的宣传,而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比较大,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照顾老人,还要教育孩子,自己的健康问题反而被忽略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现象。我们曾经调查了因各种原因死亡的15岁到39岁的一组年轻人,其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冠状动脉中已有斑块形成,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而且越是大城市比例越高。这样的现状很令人担忧。

http://www.365heart.com/upload/newsimg/20071225171949478.jpg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TITLE="姚崇华教授专访: 控制血压 重在教育" />

姚崇华教授与本站记者亲切合影


    对于年轻人的预防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教育,很多生活习惯应该从小做起。学校里生理卫生的课本要进行改革,应该把慢性病的防治内容加进去,现在已经改了一部分,但还不够。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肥胖的危害,知道健康食品怎样选择,这些工作应该得到特别的重视。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配合卫生部门一起做这项工作。人的饮食喜好都是从小培养的,南方人喜欢吃甜,北方人喜欢吃咸,就是从小形成的。从小要让孩子知道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吃油炸的食品。养成这些健康的饮食习惯长大以后会受益一辈子。
    另一方面,现在孩子学习负担特别重,学校不注重学生的运动,锻炼身体没有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非常大的问题。除了学校要求的体育课以外,应该培养孩子自己的运动爱好,有了自己的爱好就会受益一生。我觉得应该让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两种喜好的运动,比如游泳、打球等,爱好一旦养成,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直到老的时候,都会愿意做这种运动。这些都需要家长和学校高度重视。
青年人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青年人对高血压要定期的监测。血压刚开始升高又没有到高血压的时候,让孩子们知道,让他自己监测出来,警告他会特别地注意,这时开始加强生活方式的改变力度,会非常有效。这样就不至于变成高血压,不用那么小的时候就服降压药了。
 

文章来源:心血管网http://www.365he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