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脉压测量的发展
1、1733年英国牧师Stephen
Hales用270cm的玻璃管插入马的颈动脉测量动脉压,开始了血压测量的序幕。
2、1896年Sciopione
Riva-Rocci等发明了以袖带为基础的水银血压计。从此,非侵入性的血压测定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
二、主动脉气囊反搏提高中心动脉压(舒张压)对心源性休克的作用和地位――第二心脏泵的作用
中心动脉压主要指主动脉根部的收缩压。有研究表明,中心动脉压的收缩压增高与心脑肾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主动脉收缩压增高与脉压增大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容易忽视了中心动脉压的舒张压。对心脏这一动力器官来说,舒张压对心脏供血尤为重要。主动脉由外膜、中膜、内膜三层结构组成。中膜最厚,由螺旋状的弹力纤维组成,能承受最大的弹性(几千毫米汞柱)。心室收缩期将血射入主动脉产生动能,主动脉壁的弹性作用将动能转化为势能,贮存于动脉壁,同时使收缩压不至于太高。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主动脉的弹性和回缩产生的潜在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舒张期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起到第二心脏泵的作用,同时使舒张压不至于太低,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舒张期血流。
心脏自身的供血主要来自舒张期,占85%以上,收缩期占20-25%。因此,中心动脉压特别是舒张压的高低和长短是影响冠脉血流的重要因素。平均动脉压小于60mmHg,就不能维持有效的冠脉循环。
对正性肌力药物不能纠正的心源性休克病人,植入主动脉气囊反搏,通过提高主动脉的舒张压,增加冠脉灌注,维持有效冠脉循环,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主要机制。
文章来源:心血管网 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http://www.365heart.com/show/1/?1809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