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2019-01-06 08:26:24)
标签:

旅游

婺源瑶湾

人文

杂谈

分类: 锦绣中华我自游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世外田园瑶湾景

 

离开梦里老家演艺小镇,旅游车前往余期待已久的素有世外田园之称的瑶湾。

如果说梦里老家是明明白白的人造景点,那么瑶湾却是真真切切的徽派自然村落。而说到瑶湾,则似应先说说考水。

之所以先说考水,是因为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辖的考水村,为中国“明经胡氏”的发源地。明经胡氏有一个令人嘘唏且带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唐朝皇帝昭宗被朱全忠(即朱温)所杀,其幼子李昌翼为宫廷近侍郎婺源人胡三所救,避祸来到婺源考水(又称考川),后改姓为胡隐居此地。胡昌翼长大后,参加科举获明经科榜眼,故其后裔称“明经胡氏”。胡氏家族繁盛,后裔不断向外开拓,形成多个分支,广泛散布于皖赣两省。其后人皆有重教崇儒之风,累代缨,名士辈出,著名徽商江南巨富胡贯三、书墨世家胡开文、中药企业家胡庆馀、近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和现代著名大学者胡适等,祖籍便是考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近邻安徽省黟县西递胡氏,也是自考水迁去。正因其声名远播,以至南宋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曾题词“明经学校,诗礼人家”赞颂考水,可见其重教崇儒的风气之浓之深之广泛影响。而深受考水厚重人文熏陶和影响的瑶湾,就座落在考水村两里外的山坳中。

自设在路边的收票亭进入景区,沿着石板铺设的曲曲弯弯田埂路前行,迎面一幢马头墙高耸的徽式民居赫然映入眼帘,房屋的那一侧,是虽不高峻却蜿蜒起伏的连绵小山。因有眼前房屋的阻挡,山坳中却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只见袅袅炊烟伴随着晨雾在空中飘荡。周围山上茂密的树林,在清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初冬时节特有的红黄绿诸色,目之所及,层林尽染,生意盎然。一条清澈的小河,无声地沿着村边石板路蜿蜒地流淌,为山村凭添几分灵动之感。河边收割后的稻田上,排列着五六个金黄色的圆形稻草垛,一架高大的水车醒目地耸立在旁边——一个原汁原味的徽派村落,就这样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

步入碧树翠竹掩映下的村子,村口历经岁月洗磨的水碓、榨油坊,街道两侧的粉墙黛瓦房舍,铺设规整的青色石板路,还有那口明镜似的圆形水池,都在明白无误地向游客们诉说着村子历史的悠久古老。然而,瑶湾远不止只是其村落历史的悠久与古老,真正吸引人们纷至沓来游览的,则是这个偏僻山村那令人怦然心动的人文书香和遮掩不住的自然之美!

复往前行,在村子尽头街道左侧城堡般的高墙下,醒目地耸立着一块上刻“瑶湾”两个红色大字的花岗石。再前方是一个面积仅约数亩名曰大明湖的小湖,湖的另一端则是一座状如仙桃的寿桃山。正在为眼前这城堡式高墙作何用途疑惑时,眼睛余光不经意间往小湖方向一瞥,余顿时惊呆了——清晨明媚的阳光下,但见湖上架着一座形态唯美的拱形古石桥,湖面飘荡着轻纱般的薄薄雾霭,湖岸四周垂挂着缕缕柳丝,映在明镜似的湖面上的则是山形树木和城堡、拱桥组合而成的美轮美奂的倒影——阳光、雾霭,拱桥、柳丝,就这样互为表里,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美艳绝伦的自然山水图画,予人如梦似幻,疑似仙境!

而令余更为惊诧的,是在这深藏于山坳之中的小小山村的尽头,竟是一处不是花园却胜似花园的美景!

过琵琶桥,经诗礼桥,溯沿山坳走向流淌的碧玉带般的小河上行不多远,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积颇大的荷塘。荷塘深处有一暗红的石拱桥,岸边还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小巧亭子。时值初冬,环顾荷塘,莲叶虽多有凋零,但却仍能想见夏日里那田田的碧绿荷叶与袅袅婷婷的莲花所特有的绰约风姿,与周边的湖光山色、茂林修竹、拱桥亭子浑然一体,相辅相成,该是多么的美!

继续前行,经活水台、爱情长廊、邀月亭、古戏台至孝义门,登上原以为是城堡的瑶台。台上有钟楼、日晷等物,游客至此,或伫足赏景,或拍摄留影。余则细细品味着孝义门上那一幅“衣冠不易斯文种,礼乐长滋太古人”的楹联。

是啊,如果说瑶湾的绝色美景是大自然的眷顾,那么其深厚的人文积淀则显系历代前辈遗韵影响——瑶湾人衣食足而知礼节,贾而好儒,诗礼人家,耕读生活,自成传统。单说这小山村中的桥,竟有琵琶桥、诗礼桥、状元桥、连心桥、和顺桥、高远桥、妙桥、步云桥等达七八座之多,且不说其造型之精巧,仅从桥名即能知悉其深厚的文化浸润。而在全国各地其他乡镇都不可多见的亭子,在这小小的瑶湾也便有活水亭、邀月亭、高远亭、妙亭、步云亭等多处,同样是造型别致,透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尤其是其中的活水台与活水亭,还有着一个传说——南宋理学泰斗朱熹,其父朱松早年求学于考川明经书院,后赴福建为官。受其父之托,朱曾先后两次至此代父谢师。因目睹瑶河清澈,曾盛赞“活水天上来”,故方有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之作:“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台一亭,便是据此而建。窥一斑而知全豹,游客仅从这看得见的小桥、亭子,就足证其联之概括不谬!人们徜徉期间,焉得不为所动乎?

然而,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家。因行程安排时间所限,虽真想在这个名符其实的世外田园多呆一会,却也只能恋恋不舍地随旅游车无奈离开。

再见了,美若仙境的瑶湾!余或许还会再来,人文深厚的瑶湾!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锦绣中华我自游之婺源行(二):世外田园瑶湾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