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鸟和东方角鸮--北植

标签:
佳能7d摄影爱好图片欣赏原创摄影北植 |
分类: 动物篇 |
拍摄时间:2018年06月04日
拍摄地点:北京的北植
用佳能7D机,佳能红圈100-400
农民拍摄,xzll后期整理
p1.三宝鸟(学名:Eurystomus
orientalis)为佛法增目三宝鸟属下的一种中小型攀禽,共有10个亚种,体长26-29cm,体重107-194g.通体蓝绿色,头和翅较暗,呈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具淡蓝色斑,飞翔时甚明显.虹膜暗褐色,嘴、脚红色.常长时间地站在林缘路边高大乔木顶端枯枝上,或在空中成圈飞翔和上下飞翔,边飞边“嘎嘎”地鸣叫.如发现飞行中昆虫,则追赶捕食,如果在地上发现蜥蝪或昆虫,则如伯劳采饵,在地上以跳跃代步行捕食.
p2.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东北亚以及喜马拉雅地方.冬季南迁至华南、东南亚和印度等地避寒.台湾为稀有的冬候鸟,或过境鸟.繁殖在树洞、崖壁或岩石窟窿,亦利用啄木鸟或喜鹊等旧巢,产3个具有光泽的白色卵.雌雄共同孵卵育雏,雏鸟约4星期后离巢,第3年才开始繁殖.该种鸟类配偶间以漂亮的求爱飞行闻名.三宝鸟羽毛鲜艳,是价值较高的笼养观赏鸟.
p3.栖息环境三宝鸟主要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林缘路边及河谷两岸高大的乔木树上.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林中,也喜欢在林区边缘空旷处或林区里的开垦地上活动,早、晚活动频繁.天气较热时,常栖息在密林中的乔木上,或在较开阔处的大树梢处.
p4.保护级别已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无危物种(LC);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2012)--无危物种(LC).
p6.东方角鸮(学名:Otus
suni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Ⅱ级.
p7.相貌十分符合公众对猫头鹰形象的印象,圆脸庞,大眼睛.还有一双直立的“耳朵”--其实那是耳孔附近生长的羽毛,据说有促进声波聚焦的功效.东方角鸮十分娇小,即使伸直脖子挺胸抬头也不过两个拳头叠起来这么高,而且浑圆的头部占了很大比例.
p8.分布范围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次大陆、东亚、日本、中国、东南亚及菲律宾;有些至南方越冬.
p9.生活习性东方角鸮是候鸟,秋冬季南迁到东南亚越冬,四月乔木枝叶茂盛后方开始在北京出现.它们白天大多数时候都呆在树荫深处,靠保护色取得安全.晨昏和夜间出来捕食大型昆虫和小型啮齿类动物.它们在树洞、墙洞等凹陷处筑巢繁殖、抚育后代,在一个繁殖季节一般能养大四到六只幼雏.
p10.叫声特征叫声:粗喉音的toik-toitoink或toik
toik tatoink声,重音在最后一节.保护级别CITES附录Ⅱ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注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