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羚羊峡谷和马蹄湾--美国亚利桑纳州

标签:
索尼nex-7摄影爱好图片欣赏原创摄影美国游记 |
分类: 旅游篇 |
拍摄时间:2016年11月2日
拍摄地点:美国亚利桑纳州的羚羊谷和马蹄湾景区
用索尼NEX-7机,18-200镜头
万先生拍摄,xzll后期整理
p1.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知名的摄影景点,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北方,最靠近的城市为佩吉市,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称为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图为上羚羊峡谷入口)
p2.上羚羊峡谷在纳瓦荷语中称为“Tse
bighanilini”;意思是“有水通过的岩石”,其经纬度在36.51'28"N,,111.22'20"W.
p3.羚羊峡谷如同其他狭缝型峡谷般,是柔软的砂岩经过百万年的各种侵蚀力所形成.主要是暴洪的侵蚀,其次则是风蚀.该地在季风季节里常出现暴洪流入峡谷中,由于突然暴增的雨量,造成暴洪的流速相当快,加上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也相对变大,形成了羚羊峡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边缘.
p4.亚利桑那州佩奇城附近的羚羊峡谷是北美最美丽的峡谷,它幽深、距离不长,但沿着山势深切地下.这里的地质构造是著名的红砂岩,谷内岩石被山洪冲刷得如梦幻世界.羚羊峡谷的出口只有一人多宽,山洪从这里以惊人的力量喷涌而出.而这里的光线也千变万化,只有正午很短的一段时间阳光才能透过几处间隙照到谷底.
p6.名称由来是谁第一次发现羚羊峡谷的记录已不可考.据纳瓦荷族的历史传述,该地过去是叉角羚羊栖息处,峡谷里也常有羚羊漫步,这也是此峡谷名为羚羊峡谷的由来.老一辈的纳瓦荷族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大灵沟通的栖息地.
p7.峡谷位于印第安人保护区,自然的奇幻美景是游客们的“地下天堂”,但天堂需要印第安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不仅是为了自然和人文保护的需要,更是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就算是峡谷上方阳光灿烂,但是如果一场暴雨突然降临,这狭窄的天堂瞬间就可能变成一处急流奔腾、绝无逃生可能的地狱。
p8.美仑美奂的景象真的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历经了千年的风雨侵蚀而逐渐雕琢而成的羚羊峡谷已在近几年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们的必到之处.这梦幻般的世界随着太阳的方向变幻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光泽和影子.
p11.下羚羊峡谷在纳瓦荷语中称为“Hasdeztwazi”;意思是“拱状的螺旋岩石”,整年中约有九个月不会开放.
p13.下羚羊峡谷位于地底下,需要爬金属楼梯深入地底,中途还可能需要靠一些绳索才能走完下羚羊峡谷,由于其进入的难度比较高,游客较少.
p15.下羚羊峡谷的谷地变化较多,某些通道不足人高,游客可能会碰撞到头部.
p17.在羚羊谷到处都充斥这柔美的线条和色块,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p22.科罗拉多高原上的一处特殊美景.清晰可见的科罗拉多河这算是最完整的马蹄湾这算是最完整的马蹄湾涓涓流水缓缓流淌美呆了的马蹄湾大峡谷.
p23.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故名“马蹄湾”.想拍到马蹄湾的全貌就必须站在对面的悬崖上,但在这里一切都是纯天然的,没有门票、没有工作人员,当然也没有你想象中的护栏,所以在这里要非常小心.
p24.正如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小说《愤怒的葡萄》里所写的那样:“66号公路是母亲之路,是飞翔之路……”66号公路,见证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却也见证了美国人自由、勇敢与进取的精神.66号公路,从芝加哥一路横贯到加州圣塔蒙尼卡.全长:2448英里(约3939公里).
p27.66号公路(Route
66),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母亲之路”.
注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