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一个平凡的冬季--大麻鳽

标签:
佳能1·dx摄影爱好图片欣赏原创摄影奥森公园 |
分类: 动物篇 |
拍摄时间:2014年12月22日
拍摄地点:北京的奥森公园
用佳能1·DX机,佳能红圈100-400镜头拍摄
p1.大麻鳽(学名:Botaurus
p2
p3.形态特征大麻鳽额、头顶和枕黑色,眉纹淡黄白色;背和肩主要为黑色,羽缘有锯齿状皮黄色斑,从而使背部表现为皮黄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其余上体部分和尾上覆羽皮黄色,具有黑色波浪状斑纹和黑斑,尾羽也为皮黄色,县黑色横斑.飞羽红褐色,具有显著的波浪状黑色横斑和大的黑色端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棕红色,具有波浪状黑色横斑,初级覆羽有小的白色端斑.中覆羽、小覆羽皮黄色,具有细小的波浪状黑褐色横斑.后颈黑褐色,羽端具两道棕红白色横斑.颈侧和胸侧皮黄色,具黑褐色虫蠹状斑和横斑,且羽毛分散成发丝状.颏、喉奶白色,前颈和胸皮黄色,具棕褐色纵纹从颏一直到胸.其中从喉以下分为数条,主要由羽毛端部棕褐色羽干纹连接形成.腹皮黄色,具褐色纵纹,两胁和腋羽皮黄白色,具黑褐色横斑.肛和尾下覆羽乳白色,具黑色纵纹.幼鸟似成鸟,但头顶较褐,整个体羽也较淡和较褐.虹膜黄色,嘴黄绿色,嘴峰暗褐色,脚和趾黄绿色.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900-1350克,雌性400-975克;体长雄性631-768毫米,雌性593-715毫米,嘴峰雄性63-75毫米,雌性61-70毫米;翅雄性318-352毫米,雌性277—315毫米:尾雄性105-131毫米,雌性103-110毫米;跗跖雄性90-101毫米,雌性80-94毫米.
p4
p5.鉴别特征大麻鳽是大型鹭类,体长59-77cm.身较粗胖,嘴粗而尖;颈、脚较粗短;头黑褐色;背黄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斑点;下体淡黄褐色,具黑褐色粗著纵纹;嘴黄褐色;脚黄绿色.野外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在我国还未见有特别与之相似的种类.池鹭非繁殖羽虽有些相似,但体型显著为小,颈较细长,翅白色,颈和胸具白色和黄褐色纵纹,明显与之不同.
p6
p7.生活习性大麻鳽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池塘边的芦苇丛、草丛和灌丛中,以及水域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上.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秋季迁徙季节也见集成5—8只的小群.夜行性,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多隐蔽在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有时也见白天在沼泽草地上活动.受惊时常在草丛或芦苇丛站立不动,头、颈向上垂直伸直、嘴尖朝向天空,和四周枯草、芦苇融为一体,不注意很难辨别.受惊后,不得已时才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慢,飞行迟缓,飞行高度也不高,常贴芦苇或草地上空缓慢飞行.通常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活动时不时发出“会儿,会儿”的叫声,很远即能听见.大麻鳽主要以鱼、虾、蛙、蟹、螺、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p8
p9.分布范围大麻鳽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全世界记录2亚种,中国仅有指名亚种Botaurus stellaris stellaris (Linnaeus).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新疆为夏候鸟;山西、天津、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四川为旅鸟或冬候鸟;贵州、云南、海南、香港、台湾为冬候鸟.
p10
p11.生育繁殖大麻鳽的繁殖期在5-7月.常成对孤立的单独营巢.通常置巢于沼泽和水边芦苇丛和草丛中,也在灌木丛中或灌木下营巢.巢的结构简单,由草茎和草叶构成,呈盘状.大小为50-90cm,高30-50cm.每窝产卵4-6枚,卵为橄榄褐色,呈卵圆形,大小为48-58mm×36-41mm,平均52mm×38mm.产卵期不同步,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对之间产卵期亦不一致,最早5月初即有个别开始产卵,大量在5月中下旬,少数迟至6月初.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有时亦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25-26天.雌鸟孵卵时甚警觉,亦甚恋巢,当人走到很近时,才弃巢而逃.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2-3周雏鸟能行走时即离巢躲在巢附近草丛或芦苇丛中,晚上仍回巢中由亲鸟喂养,1个半月到2个月,雏鸟才能飞翔和进行独立生活.
p12
p13.迁徒信息大麻鳽除在中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南部省区为留鸟不迁徙外,在中国长江以北均为夏候鸟和旅鸟,长江以南亦有部分迁徙.通常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迁来东北繁殖地,10月中下旬迁走.常单只或成对迁来,迁走时偶尔见5-8只的小群.
p14
p15.种群现状大麻鳽的种群数量较为丰富,60年代初到70年代在长白山山脚丘陵地带的河边沼泽是常见的,但近来很难见到,原因是农田开发和环境破坏,在中国其他地方种群数量亦明显下降.据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有893只,1992年230只,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在整个亚洲,1990年东亚893只,东南亚14只,南亚83只,西南亚1只.总计991只;1992年西亚8只,南亚11只,东亚233只,东南亚6只,总计258只.
p16
p17.物种保护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p18
p21
p22
注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文:
名模走秀红耳鹎--大观园 2015-03-21 06:33
水禽湖的春天--北京动物园 2015-03-07 07:47
京城明星欧亚鸲--天坛 2015-03-01 08:25
可爱的小胖黑额凤鹛--玉渊潭 2015-02-05 06:32
美丽的相思鸟枝头秀--植物园2015-01-19 07:41
冬天里的小精灵--北京 2014-12-18 08:30
京城热拍欧亚鸲--天坛 2014-11-30 07:22
觅食,飞行让人赏心悦目的鹭鸶 2014-11-18 06:52
捕鱼高手小翠--新机试拍 2014-09-10 07:49
小翠的幸福生活--新机试拍 2014-07-02 07:52
夏日湖中水禽秀--新机试拍 2014-06-24 08:02
天鹅之舞--新机试拍 2014-06-08 07:59
戴胜幼鸟初长成--新机试拍 2014-06-04 07:37
美丽的小翠鸟活灵活现--新机试拍 2014-05-27 07:33
五月里的戴胜--新机试拍 2014-05-23 07:32
戏鱼、戏水,节日里的鹈鹕 2014-05-15 09:49
尽职尽责的戴胜鸟--植物园 2014-05-07 07:26
飘荡在昆明湖上的凤头䴙䴘/二 2014-05-03 06:35
醉美四月天--颐和园/十一 2014-04-29 07:16
飘荡在昆明湖上的风头/一 2014-04-05 06:45
冬季里的水禽--北京动物园 2014-01-03 10:48
夏日荷塘--圆明园 2013-10-13 06:52
北京的夏季(三十九)·静静的河塘-黑… 2012-09-16 08:43
北京的夏季(二十五)·浪花儿喂食记 2012-07-24 05:50
北京的夏季(十八)·与碧波共舞的-鸭… 2012-06-07 07:46
初春·北京动物园-水禽篇 2011-06-07 08:57
初春·北京动物园-飞行篇 2011-04-08 08:18
冬季的北京(二十五)·春节里的北海… 2011-03-11 08:26
冬季的北京(二十二)·初冬昆明湖中… 2010-12-22 08:18
北京的春季(十九)·戏水 2010-06-27 09:16
北京的春季(十八)·大嘴鹈鹕! 2010-06-19 07:12
北京的春季(十六)·美丽的白天鹅! 2010-06-03 10:30
北京的春季(八)·蓝天与鸟儿的协… 2010-05-04 07:50
北京的春季(三)·昆明湖的守望者 2010-04-13 08:30
西海---拾拍 2008-12-09 09:48
空中芭蕾 2008-07-31 15:36
飞翔图 2008-07-01 21:22
快乐飞翔 2008-06-30 21:27
动物们的时空 2008-04-29 20:59
翩跹 2008-03-09 12:41
动物 2007-11-20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