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资本大时代 玖拾壹

标签:
穿越资本大时代商小说原创文学大赛熊昌烈人民文学呆迷会呆呆文化 |
是栋办公楼,里面并没有卖东西的商场。
呆呆走到小广场跟前一看,哈哈!这里是个证券交易市场!那些人手里拿着中签表在那儿吆喝。
呆呆在这个人堆里转来转去,看明白了,原来魏文元那个扩容的设想得到了刘鸿儒的支持,股市正在加紧发行新股上市,北京也在发行新股。这里交易的就是新股发行的中签表。
北京此次发行新股的办法不同于当初的上海、深圳,采取的是无限量发行,股民们可以无限量地购买那些申购用的花花绿绿的纸片。发行日期截止以后摇号产生中签表,一张中签表可以买1000股。这个办法从技术上解决了8·10事件产生的那种矛盾。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发行量越大,中签率就越小,发行量越小中签率就越高,这就完全靠市场来决定了,老百姓就不会有意见了。管理层想出这么一个申购的办法的确是一大进步,把新股发行推向市场化。这个办法后来风靡全国,现在市场上正在交易的股票,不少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发行上市的。
呆呆见过上海炒认购证的情形,经历过深圳8·10事件,还在成都的红庙子亲身感受过民间股票市场的魅力。他看到北京这个市场自然是跟旁人的感觉不一样,他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机会,要抓住!
呆呆在这个市场里晃悠,这里谈谈,那里问问,广泛地接触这里的黄牛和股民,把行情搞清楚了。
原来这个市场上正在交易的,正是这次刚刚发行的三支股票的中签表。这三支股票的发行价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卖的中签表价格也不一样。据呆呆了解到的情况,“北海”这支股票的中签表交易非常活跃,“北海”的中签表前几天卖到3000一张,今天已经跌到1000元一张了。呆呆就算了一个帐,“北海”的发行价3块,这个中签表一张可以买1000股,那就是说,1000元买一张中签表,再去认购了股票。如果“北海”上市,挂牌价高于发行价一元钱,就保本,上面都是赚的了。现在这个市场虽然低迷,可是炒新股的热情并没有减退,还是有的新股上市当日挂牌价比发行价高个好几倍的,这里面有戏啊!
这就是有一阵,股民看到市场上大盘低迷新股猛涨的奥秘。
庄家大户通过这种方法,手里持有大量发行价申购的股票,当然要把新股的开盘价拉得高高的,一旦市场上的股民看到新股猛涨,忍不住进场接盘,他们就会把手里的这些低价筹码统统倒给股民,股民们就会长期被套站岗。
为什么“北海”中签表前几天卖到3000元一张,今天跌到1000元了呢?原来,今天是“北海”认购缴费的截止日,下午4点半钟如果不去银行缴款认购的话,这张中签表就视同放弃认购权。由此产生的发行中多余的股票,就要由主承销商统购了。这就是关金生当时为什么对亓延生公司上市担心的原因,主承销商跟上市公司之间是有关联的。
呆呆看了看表,已经快3点了,再过一个多小时,这些黄牛手上的中签表不出手,那就是废纸一张。这个时候,市场上的黄牛也慌了,“北海”的价格又开始松动,有人开始喊出500一张的价格了。可是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好玩,行情越跌就越没有人买,那些黄牛有的手上有几百张中签表,他们当初有的是几十块一张收来的,有的是几百块一张收来的,有的就是20元一张中签的。
为什么是20元一张呢?因为这次“北海”的摇号中签率是百分之十,当初发行的那些纸片是2元钱一张,那就是说20元钱买10张就会有一张中签。所以这个中签表的实际价格是20元一张,可是真正上市以后“北海”的价格,谁也说不清楚,如果“北海”的上市挂牌价是13元的话,那么这张中签表的价值就是10000元了。
对这些,呆呆心里明镜儿似的,就打算玩一把。
可是买这些中签表是要拿出现金的呀,呆呆清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现金,发现他那个大包包里乱七八糟地放着的钱还有10万多一点,呆呆就决定花10万块钱现金收购这些中签表。
呆呆要玩的这一招是很悬的,你想啊,如果呆呆买了这些中签表,一个小时以内必须缴款,这个缴款的数目不小。“北海”发行价3元,一张中签表买1000股,如果呆呆买了100张中签表,那就可以买10万股,10万股就是30万块钱,呆呆这是在北京,时间又这么紧,上哪儿找这笔钱啊?呆呆知道眼前这是个机会,现在二级市场上庄家们正把新股炒得火热,上市挂牌价比发行价高10倍8倍的都有。呆呆在现场找来一些“北海”的资料,自个儿在那儿测算了一下,这支股票上市挂牌价有希望翻5倍。眼看机会来了,手里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
呆呆就坐在东四十条街头的石凳上,独自儿发起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