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武生》:一声叹息(严重剧透,慎入)

(2011-09-14 22:25:16)
标签:

电影

大武生

高晓松

分类: 声色光影

http://s5/middle/4dd1239egacf32dc65144&690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不撞南墙不回头,比如,对影视剧的执念。

已经不记得头一次听说《大武生》是在什么时间了,只是此后有关的消息不时出现某一次在网上看到男主演的几张剧照,让我完全感受不到民国范儿;后来听说高晓松因酒驾入了狱,但《大武生》应当不受影响;是网上出来了吴尊韩庚大S的戏装照,大S这么难看的扮相被称作最美刀马旦,这还罢了,她居然还敢声称戏曲油彩会毁容,有博友拿韩庚和郝帅的戏装照作了对比,自然引来了不少粉丝的声讨;最后是首映当日,网易给《大武生》作了个梨园常识专题,放眼望去,电影糟点无数……

然而,我还是去看了,甚至是首映日便迫不及待地便去看了,除了脑袋一根筋,我还没真没别的词可以自我形容,唉。

 

许是当日心情不好,许是自己状态不佳,一出电影的前半部,竟让我看得有些胃痛。

刑场上木然的人群里,小陶阳一声标标准准的老生唱腔,居然让师父和一龙看出了“武生范”,然后,就是决心搭救。但是肿么救的捏?难道竟能劫了法场?不知道……

火锅对阵让我有点犯晕,一身戾气的南派武生于荣光和操着一口香港普通话的所谓北派武生元彪,开始为一块“武生泰斗”的匾额对垒。我开始想,你干嘛要把故事套上京剧背景呢?索性就往武打片里编啊!什么打输了就要撅枪认输永不上台,这比《梅兰芳》里小梅胆敢挑战梨园前辈更加匪夷所思荒谬绝伦!退一步说,纵然真要套上“大武生”的名头,你也可以只说个人的比武,而不胡乱杜撰行规啊!再退一步说,比就比吧,可你既然套了名头,能不能在武打里多揉合一些武生的套路呢?

接下来的情节,就更像武打故事了,师傅深山授课,徒儿学成下山,临行三嘱:一不能用飞刀之类的天桥把式,二不能和花旦苟且,三要重兄弟义气,随后自焚而死,二徒含泪拜别……我再一次叹息:你肿么就不能安安耽耽编个武打片?!还余派武生,还老辈子规矩武生不能跟花旦苟且,这什么跟什么呀,吐槽无力!

 

然后就是进上海了。迅速迎来全剧第二次大PK,继续武打。大S的席木兰击战鼓,与大S有“苟且”的于荣光的岳江天充霸王,我不知道这是哪出戏……台上密密麻麻的龙套阵法啊,有木有?

于荣光饮恨自尽,一龙二奎迅速上位,故事开始转向第二个阶段。俩年轻男主开始各种得瑟,穿着不知道是英伦还是哪里风的衣服,招摇而过,我经常会恍惚地觉得有些穿越,这是民国,这是梨园?

但是,好景不长。一龙开始陷入桃色纠纷,二奎则是血色复仇。我其实很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这么段桃色戏,为了给席木兰制造一个美女救英雄、勾引一龙的机会?那么,有必要专门搞出一个伊能静来么?我只觉得是高晓松给老朋友刻意制造角色。

二奎就更那啥了,灭族仇人摄政王早死了,他就开始飞刀射杀摄政王的儿子们,甚至到处追寻王爷侍女所生、从小就抱养在外流离难寻的私生子……接下来的戏园复仇,是全剧戏中戏结合得比较好的一段,只是,过于眼花缭乱了些。但立马我就震惊了——被杀的小王爷手上一枚核桃便让一龙和二奎认定了,同样有这样一枚核桃的孤儿一龙,便是摄政王的私生子。我们的童年,经常有穿了桃核挂腕上的,想不到,悲催的王爷也差不离儿,弄几块玉戴戴有这么难么?好吧,这是伪造的,但是假成这样,二奎也信了,还为此生死相搏?报仇报到仇家的儿子身上,我虽不认同勉强还能理解,但是,眼前的这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哥,是刚刚保护掩护甚至不惜亲手帮你复仇的师哥,如此狠心,实在可鄙。

可惜的是,抛开价值观的问题,这段戏虽然颇有视觉效果,但并不足够打动人心,所谓兄弟决裂,必先浓墨重彩兄弟情义、手足关爱,才见决裂时的痛心疾首,只是本剧对兄弟情深的戏码一律匆匆带过,满眼只见一龙一贯的纨裤嚣张德性,二奎木讷少言的忠犬样子,人物不见可爱、人物关系亦本就谈不上动人。

 

瘸腿的一龙退出梨园,二奎与席木兰在酒窖中由“武打动作”转向“爱情动作”。我能回溯二奎喜欢上席木兰,但是席木兰又是从何时起对这个仇人青眼相待?我不知道,戏里也没有说,只是因为二奎把“武生泰斗”的匾额还给了小席?

然后是全剧的大揭底,核桃是假的,一龙是王爷私生子,自然也是假的,都是席木兰与卢局长的设计,然后席木兰杀了卢局长,抱匾沉江;二奎被毒哑,终于和师兄和好如初,电车上二人回忆起师父临终教诲,发现三个嘱托俱已违背。

片尾字幕交待说:一龙还能唱二奎还能武,两人授徒,“余派”武生代代相传;从此至今,梨园再也没有出现过武生比武撅枪。

我对剧末还要扯上京剧的“传承”表示绝望。

 

看得出,高晓松很想导演出一部好看的电影,赋予了剧本传奇的味道,云集了优秀的幕后班底,但可叹的是,他一来完全不懂梨园,却充满了猎奇之心,套得毫无章法;二来想讲好故事却缺乏节奏,于是急匆匆紧赶慢赶,缺少细节和回味;三来有心抒发一些情怀,却终究缺乏足够的掌控能力,有感受,而不会表达;四来囿于私仇私情,“大武生”不知“大”在何处,时代气息梨园氛围甚至拍摄手法都显得格局不足。作为一名成功的音乐人,他导演的这一部电影,纵有诚意,不过玩票。

吴尊已经演了不少电影了,除了一张偶像小生的脸,一身纨裤气质,别无所有,完全看不到演技二字,黄磊的配音充满爆发力,但吴尊的表演实在是配不起来,甚至,违合;

韩庚是比较惊喜的一个,虽然前半段略嫌青涩过火,但后面发挥得挺好,人物的复杂内心纠结情感都有所体现,眼神居然很有内容,台词是自己念的,除了个别地方略显咆哮,大体准确,深山学艺时的那一通棍法也要比吴尊有范儿得多,作为电影新人,很有开掘潜力;

S的京剧扮相实在是不咋滴,一张很大饼很平面的脸,必得镜头微侧方能一看,除了亮相亮相亮相,其他的所有戏曲动作都是替身——当然,吴尊他们也差不多——和吴、韩相比,演戏算是比较成熟老练了,虽然也非常有限。季冠霖的配音,非常贴合;

全剧最糟的演员是饰演卢局长的刘谦,这货是租界的警察局长?这样的发型,这样的气质,这样的耍帅,他只是刘谦,甚至,我老是疑心下一步他会甩出一把扑克一个硬币,然后,变魔术。徐铮的配音不错,这是这个角色身上,唯一的优点。

 

其实这部电影,前半部只觉难看,后半部有些麻木——无非是梨园外衣下的爱恨情仇,何必要套这件外衣,但除去这件外衣,或者剧组便要摧折信心,难觅噱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