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弈棋之规则

分类: 三国演弈棋 |
三国演弈棋是三个人玩的象棋,是棋盘上的三国演义。三个玩家分别代表曹操、刘备、孙权,互相攻伐,最终战胜两方一统天下。
本棋通过结盟以及对汉献帝力量的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人充分体会到三国时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各种经典谋略。对弈中三十六计尽在棋中。是高智商高情商的思维训练游戏。
版图及势力
如下图所示,魏(黑)据许昌,蜀(红)据成都,吴(绿)据建业。三方各16枚棋子,摆法与中国象棋一样。三个玩家分别执魏、蜀、吴对弈,运用各种谋略互相攻击,“将”死另外两方后获胜。那么黄色的棋子是什么呢?
http://s13/mw690/001qlSzNzy78ZkHbJ6s5c&690
为体现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形势,在洛阳城外虎牢关一线配置了汉献帝(黄)力量,黄棋的三车一炮为静止状态,不受任何一方控制,也不能被杀。只有在两方结盟或某一方杀掉汉帝后,黄棋才被激活,归属一方参加战斗。黄棋拥有三车一炮,是重要的战略平衡力量,当两方结盟时,黄棋就归未结盟方使用。
例如,如果蜀国和吴国结盟,则黄棋自动激活成为魏的棋子。同时,任何一方也可以杀掉汉来收编黄棋,但杀汉后另外两方会自动结盟来对抗杀汉帝者。
关于结盟和杀汉帝方法,后面会具体说明。
棋子走法
车、士:走法与中国象棋相同;
马:与中国象棋“马”走法基本一样,走“日”,但无蹩马腿限制,强化古代骑兵作用,且只有马能结盟或杀汉帝,体现其战略重要性;
相:与中国象棋“象”走法基本一样,在本国境内走“田”字,但无堵象眼限制,以加强防御;
兵:兵驻守在本国防线上,为体现古代步兵的防御作用,兵在防线上可横走,但不许后退;越过国境线(防线前一条线)即可前后左右走,每次一步,后退时最多只能退到本国国境线;
炮:走法同中国象棋一样,但在开局第一回合走棋时不能走出国境线;
魏、蜀、吴:同中国象棋的“帅”走法一致;
汉:任何时候都不能移动,只可以被“马”杀。
走棋顺序
开局:吴国(绿方)先走,其他按照逆时针次序,每人一步。
将军:被“将”先走。为鼓励进攻,如果一方被“将”,由被将方自动应“将”。例如,如果蜀国去“将”魏国,那么此时由魏国走棋解“将”,而并不是按照逆时针次序由吴国走。但如果两方同时被“将”,则依然按照逆时针次序走棋。
结盟与杀汉
结盟:汉帝附近设置了“魏”“蜀”“吴”三个结盟点。任何两方若想结盟攻打第三方,必须派本国骑兵(马)跳到想结盟的国家所在的结盟点。如蜀国想和魏结盟,就必须用自己的马跳至“魏”点,表示此时魏蜀结盟;吴国的马跳到“蜀”点,则表示此时吴蜀结盟。无论对方是否愿意结盟,只要用马跳到结盟点后就立即成为联盟。结盟后联盟两方之间不能再互相吃子。
结盟只有一次机会,即整个对弈过程中只能结盟一次。两方一旦结盟,黄棋立刻激活成为未结盟方的兵力,归未结盟方指挥,以对抗联盟强大的兵力。
杀汉:汉帝可被任一方废掉,方法是必须用马杀。废帝后汉方的三车一炮将归废帝方指挥,但其它两方将自动结盟共同攻打废帝方。
联盟解体
任意两方一旦结盟,则联盟任何一方不能主动解除联盟。除非联盟中的一方被第三方消灭,则联盟自然解体。如果联盟方战胜了第三方,那么联盟也立刻解体,双方由联盟转为对战状态。
兵力收编
不论是否结盟,如一方最先将另一方将死,则收编其残兵。在对弈中,可能会出现一方借助另一方力量而将死第三方的情况,那么此时由谁收编战败者残兵呢?规则规定,以能用自己兵力直接“将”死对方主帅的一方为收编者。
如果走棋后有两方均能直接“将”死第三方,则以在已方回合者为优先。因为是已方棋子的移动才导致了第三方被双“将”,故由已方收编第三方残兵。详见后图说明。
胜利条件
分为两种模式,根据玩家喜好任选其一:
血战到底:一方“将”死另一方后,剩下的两方继续进行拼杀,直到“将”死对方分出胜负。无法分出胜负则为和棋。
速战速决:一方“将”死另一方后,剩下的两方根据兵力多寡决出胜负,兵力多者(盘面棋子数量多于对手)胜。故此前收编战败方兵力者在此种模式下将占很大优势。下面对收编进行详细说明。
http://s5/mw690/001qlSzNzy78ZkUiGX2a4&690
下面我们来看看双“将”的情况
http://s2/mw690/001qlSzNzy78ZkWmbkdc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