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似教授《现代诗韵》对新韵的分部

(2022-12-08 10:52:33)
标签:

现代诗韵

分部

秦似

广西大学

中文系

分类: 转载作品
秦似教授《现代诗韵》对新韵的分部
       本书所分的十三个韵部,同十三辙是完全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区别宽严,以及考虑到历史情况和方言现状,在四个部中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十三部十七韵。倘要韵严一些,可按十七韵来押;倘要韵宽,按十三部押就可以了。现在把这样做的理由说一说。
       “歌”部分为“歌”“波”两韵。“歌”韵的韵母是e,“波”韵的韵母是o和uo,由于这两个韵的常用字都较少,在现代语音中又比较接近,所以按韵宽的要求并在一部是可以的;但分用则和谐一些,如从严的话也可以分用。在“歌”韵中包括着“车、遮、蛇、奢、舍、者、赦、社、射、惹”等字,在南方各方言中,大部读入“些”韵或“花”韵,而不入“歌”韵,和“波”韵更是不能相押。
       “衣”部分“衣”“居”两韵。上面说到,把“居”韵(ü)放在“衣期”辙是有理由的,但“衣期”辙包括着五个不同元音的韵母,到底比较庞杂,人们常常觉得押起韵来不够和谐。撮口的ü和齐齿的 i,尽管在听觉上有相似感,但区别也相当显著。分出“居”韵来,“衣”“居”两韵的常用字都不算太少,如需选择较严的韵,可以分用。
      “山”部分为“山”“天”两韵。“山”部包括了an、ian、uan、üan四个韵母,四呼俱全。ian的实际读音是国际音标的in,在听觉上跟an的差异是较显著的。有些演员常常感到“言前”辙不够和谐,就是这个缘故。在传统上,“寒山”和“先天”这两大类是分用的。《中原韶韵》里的“寒山”是开口呼字,“先天”是齐齿、撮口二呼的字,至于合口呼又别立为“桓欢”,这大概由于在那时“桓欢”一类合口呼字的主要元音也不是a。在现在一些方言里,“山”部的字仍然存在着“寒山”和“先天”两个系统,并不混淆。因此,“寒山”(在普通话中包括“桓欢”)和“先天”分用,既合乎历史上用韵的习惯,又符合今天一些主要方言的情况,就普通话说分用也比较和谐。而且,由于在汉语中m韵尾的消失,原来m韵尾的字都归入n韵尾,“山”部的字更增多了,常用字也远比别的部多,分为两韵,不会影响到常用字不足。至于具体字的划分,我们以现代普通话的开口呼和合口呼为“山”韵,因为主要元音同是a;以齐齿呼和撮口呼为“天”韵,因为这是“先天”的原来系统,而在普通话里,üan实际上读音往往也读为ün,把它同in列为一类是可以的【注1】。如果要求韵宽,当然完全可以合起来用。
      “东”部分为“东”“声”两韵。除了宽严可供选择之外,还由于“声”韵的字在京剧唱词和诗歌的创作中,常常同“根”韵通押,而“东”韵同“根”韵通押的情况则少得多。
       在十三辙的体系下进行这几个区分,不是为了改变十三辙,而正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十三辙。有了这几个区分,对于宽韵严韵的选用,以及对于方言区的人掌握与运用十三辙,可能有一点帮助。这种设想是否符合实际,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现代诗韵·前言》第三部分(见P16—20)
【P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现代诗韵》页码。下同】
     1、 第一部  花部  花韵[a、ia、ua](中括号[ ]内为现代汉语韵母。下同)
     2、 第二部 歌部  (1)歌韵[e]  (2)波韵[o、io、uo]【注1】
     3、 第三部 些部  些韵[ie、üe]
     4、 第四部 姑部  姑韵[u]
     5、 第五部  衣部 (1)衣韵[i、-i(z、c、s)、-i(zh、ch、sh)【注2】、er【注3】] 2 居韵[ü]
     6、 第六部 开部  开韵[ai、uai]
     7、 第七部 飞部  飞韵[ei、ui(uei)]
     8、 第八部 高部  高韵[ao、iao]
     9、 第九部 收部  收韵[ou、iu(iou)]
     10、第十部 山部 (1)山韵[an、uan]  (2)天韵[ian、üan]
     11、第十一部  根部  根韵[en、in、un(uen)、ün]
     12、第十二部  方部  方韵[ang、iang、uang]
     13、第十三部  东部 (1)东韵[ong【注4】、iong](2)声韵[eng、ing]
    【注】
      1、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e和o可以认为互补关系。e只用于开口呼,o只用于合口呼。唇音声母b、p、f、m后面的o,与uo没有区别,实际读音也常读作uo。 o单独用只有感叹词“哦”一音。io这个韵母只有“唷”一音和轻声助词“哟”。【属原注,在第二部“歌部”例字后。见P110】
      2.在z、c、s后面的韵母-i和在zh、ch、sh后面的韵母-i是有区别的,参看《前言》15页。【属原注,见P234】
【按】《前言》15页有如下记述:-i包括国际音标和(是只跟在声母z c s后头的元音,是只跟在声母zh ch sh 后头的元音)在《中原音韵》里叫“支思”韵,它们的音色跟i不同,但发音部位跟i还是比较接近,而且只有七个音,字也不多,独立起来不便于实际上的押韵应用,把它们并到“衣期”辙来是适当的。
      3.从现代语音说,er和e在听觉上是很接近的,因此,“儿”“耳”“二”等字跟“歌”韵的字通押,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比起跟“衣”韵相押,还更和谐些。本书因不拟改变十三辙的系统,仍放在“衣”部。【见《前言》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在P23】
      4.普通话还有一个韵母ueng,不与声母相拼,即,在零声母是ueng,在辅音后是ong。现在为了方便,把ueng(翁)这个音的字列在本表零声母栏内。(按:“翁”字列为“东韵”阴平第一字。【属原注,见P512】
  (本资料由 芙蓉书阁|邓旺林 整理)
      【《现代诗韵》与秦似教授简介】
     《现代诗韵》:秦似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7月第一版,1979年6月第二版,1983年8月第三版,1983年8月第5次印刷)。64开本,207千字(640页)。
       秦似(1917-1986),广西博白人。原名王缉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的长子。作家、教授、语言学家。曾任广西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中国作协广西分会副主席,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广西语文学会会长。著有《现代诗韵》、《秦似杂文集》等。 1979年,才得以晋升为教授。他曾于1963年,前往北京大学,在其父亲王力教授处进修汉语音韵学。一年多后,他回到广西师院,在大学里开设了音韵学课。1973年春广西大学开设中文系后,他被调到广西大学中文系任教,一直工作到逝世,先后任过系的副主任、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