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京剧旦角的头面介绍(附图)

标签:
转载 |
点翠头面,顾名思义,就是说用翠鸟的羽毛来装饰头面
因为现在禁止捕捉翠鸟
所以一般就用点绸子或是点专用纸来制作
但是舞台效果都不如翠鸟毛的好
现在发图来一一讲解京剧点翠头面的名称用途及插戴方法。
名称:正凤(北派)
用途:一般是古装头使用,如《天女散花》中天女,以前一般用正凤
插戴方法:直接插在古装头上
其它图片:
称:顶花
用途:用于梳大头,如《捧印》中穆桂英,《锁麟囊》中薛湘灵
插戴方法:有两种顶花,前插式和后插式,前插式不太常见,直接插入勒头带里水纱下面,后插式插到大发里的大穝上,前插式的不易脱落,但是对演员的忍受能力要求很大,后插式的易脱落,有时候稍有不慎便掉了或是倾斜了,两种都有优点和缺点,看自己的条件选用
名称:泡子
用途:大头、古装头旗头均可用
插戴方法:直接插到片子上勒头带下面,有时会配有水钻泡子使用。
名称:六角料花(北派)
用途:梳大头时插戴,一般是可用可不用。
插戴方法:可当作中间的大泡子使用,直接插到勒头带下;也可插到泡联以后,后三件以前,顶花两边,直接插到网子上,并用插头针固定,如水纱绷到了插戴处,也可插在水纱上,但也要插插头针,以期固定作用;也有人当做后三件中后梁来使用,但是要插到大穝上,并用线尾子将其固定,线尾子系到大簪上。
名称:耳挖子(北派)
用途:梳大头时左右两侧插戴,一般的梳大头并使用点翠点绸头面的都戴。
插戴方法:插入水纱内,穿过网子,位置适合后用插头针固定,注意要左右对称,并要固定的结实,否则很易掉,因为它除了水纱外没有插到任何起固定作用的地方上。
名称:后件,也称后梁(北派)
用途:用在梳大头大发的装饰
插戴方法:把两个后梁的系带同时拿在手中,扣在大法上,注意,上面的要蝴蝶超前扣,扣准后,将系带勒在大发上的大簪上,并插进大发内固定好,或是直接系在大簪上。
名称:双泡联 上为五瓣花泡联
用途:由十个小蝴蝶或小五瓣花组成,梳大头时顶花以前泡子以后系带。
插戴方法:和后梁一样,两条泡联的系带同时拿起,放好位置,系在大法上的大簪上,系法和后梁一样,注意是,一般都是蝴蝶泡联在前面,五瓣花在后面。
名称:后兜 有的也叫银穗子(北派)
用途:大发下端的装饰
插戴方法:将插针插到大发里的大穝上,有系带的系在大簪上,没有的用插头针固定。
名称:蝙蝠
用途:一般用作挡耳朵,也有用在耳挖子之上顶花左右的
插戴方法:插在脸颊两侧,插进勒头带或水纱内,并用插头针固定,一般向外开的翅膀在上,向内开翅膀的在下。
名称:梅派正蝴蝶(北派)
用途:梅戏古装用,现在其他派也用,当做泡子使用。
插戴方法:和泡子一样
名称:凤挑(北派)
用途:新婚、夫人、诰命或其他梳大头女性用,一般四个为一组用。
插戴方法:插进网子,调好位置,并用插头针固定,小凤挑在前,大的在后
名称:四连蝴蝶压条(北派)
用途:梳大头女性在顶花两侧使用
插戴方法:直接插在网子上,顶花两侧,插头针可用可不用。
名称:耳坠
用途:梳大头,古装头耳饰。
插戴方法:有耳孔可直接带在耳上,无耳孔用耳夹夹在耳垂处,或者直接挂在水纱上或水折上。
名称:葫芦簪
用途:梳大头时插在大发上,古装头时插在发髻上
插戴方法:梳大头时插在大发的大穝里,梳古装头是直接插在发髻上
现在来说说水钻头面
水钻头面好像是民国时期开始应用的,或许更早些
舞台效果比点绸银锭地更加亮
所以,花旦一般用
现在即使用点翠或点绸也有很多人掺进一些水钻来增加舞台效果
但是不是所有人物都是和水钻
有时候用水钻的多了
会使人物变得异样起来
所以说
插戴头面要符合人物
符合剧情
现在的花旦也有用半头花草半头水钻,这样更加体现出了人物的活泼和灵活
名称:顶花
用途及插戴方法与点翠顶花一样
名称:大泡子
用途:大头插在最中间的大片上
插戴方法与点翠小泡相同
名称:泡联
名称:六角料花
名称:小蝴蝶花
用途与插戴方法与六角料花相同
名称:偏凤
名称:耳挖子
用途及插戴方法与点翠一致
名称:后梁及银穗子(后兜)
下面说说银锭头面
银锭头面
是古代贫苦妇女带的饰物
如《武家坡》里的王宝钏
《汾河湾》里的柳迎春
以前都是直接用银锭头面
为了增强舞台效果
现在一般都掺进些水钻的头面
如水钻的压条
水钻的双联泡子
名称:泡子
有单个的,二连的,三联的,没有太多的区别,可随剧情随意插戴
名称:蝙蝠 侧蝴蝶
一般用来挡耳
侧蝴蝶有时插在头顶做大蝴蝶
名称:银锭草花
挡耳
名称:压条
名称:大簪
用途:固定软头面硬头面,是梳大头的必需品
名称:银锭梳头联
用途:大发装饰
下面是一整套的银锭头面照片
其他硬头面:
面牌
武戏用的硬头面,一般用水纱勒在脑袋正中间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8d4cdd45cca0d9adb3b7dc32.jpg
水钻面牌
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be9e37fa1c792b4b024f5632.jpg
菊花面牌,就是刚才说由菊花顶花引来的面牌
水钻慈姑叶:
武戏佩戴,一般和面牌方法一样
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63a076545c8a6bebb645ae32.jpg
旗头:
绒头面:
绒花:
京剧旦角两鬓及其他部位插袋的装饰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126b2d3c015c26c13c6d97e9.jpg
普通绒花
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d26dbfcf7c687c2c93457e33.jpg
旗头绒花,专门用在旗装时旗板上的,一般在上朝时佩戴
在新婚时也可用,如锁麟囊中的春秋亭一折
绒风:
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3deee22e0b9da8171e308933.jpg
http://hiphotos.baidu.com/%CE%D2%CA%C7%B0%A2%C1%D6%D4%AD%B4%B4/pic/item/4f6acefa6883ed0d4e4aea33.jpg
上图为绒偏凤
下图为绒正凤
软头面,也叫青头面
是演员头部化妆的基础
插戴硬头面及盔帽都要在硬头面上进行
发片子
旦角化妆要贴片子
片子是什么?
就是一个个真发做的发片
一般一套片子要有七个小片两个大片,小片做小弯,大的做大柳
以前青衣有刮挡耳朵的水折
现在一般不用了
片子的作用是重新塑造演员的脸型
按人物不同
分四种贴法
第一种:贴七个小弯两个大柳,俗称大柳
一般梳大头要贴这种片子
中间一个大点的小弯,两面各贴三个小弯,两鬓贴大柳。
以前小片贴的很圆,不好看
现在一般都在贴上之后稍微抻一下,使它拉长,这样显得秀气
大流下端要出尖让然看的是瓜子脸
第二种:贴一个小弯或是不贴小弯,贴两个大柳
古装头一般梳这个
同种贴罚还有一些说法
年轻活泼的人物要大柳贴的靠前,出瓜子脸
年老点、古板的人物要向后贴,呈方形
第三种贴法:两个大柳,也叫歪桃
旗头一般用这种贴法
第四种:番国太后专用
细见视频
片子要用榆树皮泡的水泡开
用篦子或是小木梳刮开
并弯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勒头带
勒头用
将演员的眉眼上挑
更加精神
线尾(yi)子
也叫线帘子,熟丝帘子
旦角的假法
系于脑后
青衣放长系
花旦要适中
武旦刀马旦要短
但是旦角尽量用
这样会使形象更加美
网子
扣在脑上
其覆盖作用
每个行当都有专用的网子
生行和旦行一般可互用
水纱
每个行当都要用到
第一其覆盖作用,把没用的东西挡住
第二起固定作用固定头面盔帽
燕尾(yi)
梳旗头的发穝
大发
内有发穝
起固定作用
外面两把发是梳头用的
发缕
表现人物处于惊乱或是处于危险中,以及剧情突然转变或是在监起解的
带于演员的左面,右面配以水纱打的磁鼓叶或是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