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赏月的 奇  喜  哀  宁

(2007-09-24 15:02:16)
标签:

随笔/感悟

中秋

分类: 爱情亲情友情
    中秋将至,已经适应孤寂的心近无荡漾,居然能想到倘是狼人,月圆夜深时可以对着蓝天玉盘尽情嚎叫,那感觉是多么的爽。
   翻出七年前发在扬子晚报的一篇文章,当时的编辑竟然将题目改成“中秋思情”,好像是这样的,然后又将结尾改成什么“思念是不用说出的,总有一份心情.....”云云。我阅后哭笑不得,从此未给该版投过稿子,当时还约了一篇一整版的,只得爽约。因为无法预料多情多才的编辑会将原本朴拙的小文改得多么煽情与华丽。
    现在,将这篇小文放在这儿,供诸位看客在赏月饼、赏月光之余消闲。
           
                  中秋赏月的奇  喜  哀 

                   

    许是因为在乡野之中,许是因为人小的比例关系,小时候的中秋之月似乎比现在的大得多,圆得多,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妈妈告诉我:月亮中有月宫,月宫中住着嫦娥,她是因为吃错了药飞上了月亮,除了吴刚不断地捣药以外,她只能和兔子为伴,一年到头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她很孤单,很可怜。小小的我对嫦娥这趟悲壮的旅行充满了神奇。

    再大一些,知道月亮仅是地球的一个卫星,那儿忽冷忽热,根本不能住人,更没有美丽而寂寞的嫦娥。但是,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全家团圆,合家欢乐。早些时候与绝大多数家庭一样,日子紧巴巴的,但我的妈妈总能在中秋之晚拿出我们垂涎已久的月饼,其中必有一个大一些的,小心翼翼地切开,全家一人一小块儿,表示合家团聚,快快乐乐,再分给我们姐妹仨一人一个月饼,这是要用油纸包起来每天尝那么一点点的,要享受好几天的喜悦呢。结婚以后,我很重视中秋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中秋节的菜肴花样渐多,尽管早就不馋月饼了,甚至嫌油腻了,但月饼是一定要有的,而且,一定有一只是切成三块,一家三口一齐吃的。每当此时,我总是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和喜悦。但愿人长久,合家总团圆----无论我们之间有否争吵,这份祈祷始终萦绕于心。

    那是1994年的中秋之夜,我们吃过丰盛的、有蜡烛、音乐相伴的晚餐之后,依偎在窗前指点着月的明亮,云的轻盈,不知不觉地,我莫名其妙地叹了一口气:我们单位有一位同事就在前几天车祸猝然去世,他的家人今天怎么过呢?他立即紧紧地搂住了我,“我们不会有意外,我要再陪你过50个中秋节。”

    上帝啊,我又怎么能知道这竟是我们夫妻共同渡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第二年的5月17日凌晨,他毫无征兆地心脏骤停,睡梦中的我被他轻微的“鼾”声惊醒后卡他的人中不行,急召救护车来也不行,他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不管我如何畏惧,如何惊慌,那一年中秋节还是如期而至。似乎早饭刚吃过,时任安徽大学副校长的张大哥夫妇便携着月饼等陪我来了,他们与我们夫妇一样先后毕业南京大学历史系,这一份校友情谊从此铭刻在心。接着,是妈妈、妹妹们从江苏打来的马拉松长途,尤其是妈妈,小时候挨过她的打骂,总觉得她不够温柔,可是那天她在电话中用尽量平静的语调关照我:晚上看看电视,不要看月亮,月亮是月月都圆,没有什么好看的,要记得自己是做妈妈的人,晚上要让孩子高兴。我嗯嗯地应着,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要她放心。到晚上,我真的和孩子一起看了晚会节目。然后,儿子睡了,一切都寂静了,想象着家家户户那温馨的、团圆的、甜蜜的灯光正在一盏一盏地消失,似乎仅是一瞬间的失控,我竟拉开了窗帘。至少在我的记忆中,那天的月亮太大、太圆、太苍白、太平静,恍惚中被那手捧玉兔的孤单倩影吓了一跳,迷朦中又听到隔邻孩子欢快地喊着爸爸的声音------慌慌地跌坐在梳妆台前,看到了自己泪流满面的脸。

                 妆台懒拭怕见瘦,

                 帘栊常系恨对影。

                 应慕嫦娥有灵药,

                 天上人间同凄清。

                 寒宫无闻儿唤父,

                 琼楼不见双飞燕。

                 也少雄鸡啼三更,

                 惊醒痴梦人不眠。

    胡乱写下了这么几句,用毛笔抄了,烧在他的遗像前,算是再与他斗一次嘴吧,谁叫他如此不负责任,如此不守承诺呢。

    如今,我已习惯了没有他的日子,习惯了中秋节这天在他的遗像前放上几只水果、一束鲜花,一块月饼照例切成三份,供一份在他的遗像前,然后我们娘儿俩默默地替他吃掉。人与上帝是无法谈判的,何况上帝还给了我酷似他父亲的儿子。离中秋还有好几天呢,功课很紧张的儿子只要在家,常在电脑中放上一首“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如泣如诉,但我们娘儿俩读书、看报、做家务、玩电脑,该干嘛干嘛,很是宁静。

    宁静就好。

   

 

      注:上文是七年前的中秋前夜写的。所谓“奇喜哀宁”是面对中秋满月的心路历程:

   奇;小时候的

   喜;婚后共庆中秋的

   哀;失去丈夫当年的中秋之

   宁;至执笔之时的适应之

  

   所以编辑改后我不开心,她完全抽去了这条心线。

   现在儿子已经在外地工作了。我一人很惬意地生活。一直相信宁静就好,宁静就是福,宁静就是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上苍给人的任何苦难都是人生成长、锻造人性的礼物与营养。难已经来了,再多的眼泪也无济于事。所以适应独身的寻常日子。

   

    其实如果现在写这篇小文,应该在奇、喜、哀、宁后面再加一个乐字了。想到上帝居然给我这么多:这么好的儿子,自己这么好的身体,这么高的薪水、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多的亲人、这么多的朋友......啊,我的财富还是很很很多的,当然值得猛乐啊。

现在的我
看别人两口子恩爱是心如止水,
想到吃月饼是满嘴馋水,
儿中秋不回,待国庆回来。所以望儿快归是望穿秋水。

 祝诸位看客中秋快乐!

 

推荐阅读:

     妩媚---女人的文化          逼婚 还是逼昏?

           女人与酒的缠绵             明代青花生活中的小“油墨”

           女人如钻石             诗意地栖居 顶级的成功 

          钻石再贵  贵不过狐狸精         

          给怒气装个开关                 随便结婚 后果很严重 中秋赏月的 <wbr>奇 <wbr> <wbr>喜 <wbr> <wbr>哀 <wbr> <wbr>宁
           双沟大曲!贵乎?贱乎?              小巷烟火 幸福味

          什么能让男人一票否决狐狸精?         

          男人50 青春期;女人50 更年期!        “读”文凭VS“搞”文凭

         在父母与公婆前 一只鸡蛋的两种智慧

人生若只如初恋                  一个人的端午节       爱情与责任的PK

18岁农村少女与一位城市男子的对话

女子好色也疯狂                      惊魂!!!路遇持刀抢劫

 徽菜 回味无穷                   五体投地 快感多多
你不是别人的一个课题 (2007-10-06 11:11:01看看俺的中国功夫 中秋赏月的 <wbr>奇 <wbr> <wbr>喜 <wbr> <wbr>哀 <wbr> <wbr>宁 (2007-10-04 09:2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明天去江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