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恋的故乡
(2009-12-10 15:12: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亲情 |
清晨,一声悠长的鸡鸣,一阵短暂的狗叫,朦胧中我意识到,我这是回到老家了。睡在家里热呼呼的土坑上,我一整夜都睡得香甜沉稳。若不是鸡鸣狗吠,我真不知要睡到什么时候。
我轻轻地打开院门,用清澈的井水洗过脸之后,信步向村后的岭上走去。金秋十月,岭上到处是成熟的玉米,路旁不时有松鼠蹿过,偶尔会惊起几只野鸡,呱啦啦地飞向远方,鸟儿的鸣叫演奏着大自然黎明的交响乐章。清新的空气使我感到头清目爽,连呼吸都觉得特别顺畅。此时,我感到了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和美妙。
在我家大门前不远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有二十多丈深,井水甘甜纯净,水质不亚于任何一种矿泉水。我们村祖祖辈辈饮水就靠这一口井。不知道这井下的水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流到哪里去,但几百年来甚至几千年来都未曾干涸过。干旱的时候,村里人还用井水灌溉农田,就连邻村的人也都来拉水救急。我想这也许是上天的恩赐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村80多岁的老人很多,肯定与饮水有很大关系。最值得自豪的当然要算我的奶奶,已经99岁了,身体还很健康。
“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我的老家陕西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所以西安的文化底蕴很浓厚。我的老家刘家塬村就在陕西省华县的大明塬上,距离省会西安80多公里。
贾平凹曾写过一首诗,基本可以概括陕西人的特点:“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我的童年却过得无忧无虑,充满乐趣。我们家弟兄四个,没有姐妹,听妈妈说本来应该是弟兄五个,我上边还有一个男孩,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爸爸当时在西安工作,几个月才回家一趟,所以地里的农活主要靠妈妈一个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爷爷还有慢性支气管炎,稍有劳累就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弟兄几个年纪又小,一家老小的吃喝以及家务活全靠妈妈一个人操持。
我的妈妈,我觉得是世间少有的好妈妈。虽然她没有读过书,但却教给了我们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那就是勤劳、善良、诚实、守信。我们小时候,妈妈每次吃饭都要等全家人吃完了才吃,所以常常只能吃些残羹剩饭。没有剩饭了她就只好吃窝窝头和黑面馍。有好吃的饭菜,妈妈常常找借口说自己不爱吃,为的是让我们弟兄几个先吃饱。
我每次离开老家时,都要给妈妈留些钱,但她从来都舍不得花一分钱,而是把钱攒着花在家里最需要的地方。上次离开家时,妈妈把她攒的2000元钱给我,让我路上花,我感动地差点流眼泪。后来我去银行把这钱全换成了五元的零钱,让她去跟楼下的老太太们打麻将。
今年5月份,我的父亲去世了,抚养奶奶的重任就落在了妈妈身上。76岁了还当儿媳妇,不知道是妈妈的福气还是累赘。幸运的是奶奶和妈妈的身体都很健康。因为要伺候奶奶,妈妈那儿也不能去,一日三餐都要端到奶奶跟前,中途还要给奶奶喝牛奶吃水果,真是伺候到家了。奶奶年纪大了,爱管闲事,而且话又多,稍有伺候不周就乱发脾气,妈妈最多发几句牢骚,但依然任劳任怨照顾奶奶。
我在老家的时候喜欢睡懒觉,每天起床后,妈妈就会给我泡一壶茶,然后把早餐端到我跟前。伺候家里的每一个人妈妈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起床后不爱叠被子,每天都是妈妈给我叠好,晚上睡觉前又给我铺好被子。在妈妈眼里,我永远是她最疼爱的儿子。
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故乡的每一位亲人,都永远令我难舍难分。无论我漂泊到那里,故乡永远是我的根。
祝愿我的故乡明天更加美好!祝愿故乡的每一位亲人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