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uutuu.com/data2/archive/photo/large/f0f5874976eeb8105f9d2f76552b5611.jpg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每当听到这首《妈妈的吻》,我的心情就非常激动,就想起我远在家乡的母亲,就想起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每当夜深人静,心中那抑制不住的思念便飞向千里之外的家乡,那里有父亲宽阔的脊梁,有母亲忙碌的身影。那散落了一屋子的记忆,那深藏在每一个角落里的一串串欢笑,都充满了温情牵着我长长的思念。
在我离家的时候,有一个人总是默默注视着我的背影;在我回家的时候,有一个人总是提前站在窗口张望。这个人,就是永远牵挂着我的母亲。习惯了母亲的轻声细语,习惯了母亲的温柔呵护,习惯了母亲的体贴叮咛。世界可以变了又变,但母亲始终备着一份安定和温暖在你需要的时候送上,母爱总是在细节中默默体现着它的伟大。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6年,今年72岁。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母亲没有上过学。她是家里的长女,除了早早学会干家务活,还要照顾两个妹妹,所以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性格。虽然没有见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但我猜母亲年轻时一定很漂亮,她的容貌像她的心灵一样美。
母亲一生共生育了四个孩子,都是男孩,我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在我们年幼的时候,父亲在西安工作,一两个月才回趟家。照顾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弟四个的重担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肩上。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打扫屋里屋外,做早饭,然后下地干农活。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让母亲的双手布满了老茧,白皙的皮肤变成了黝黑。夜晚煤油灯下密密麻麻的飞针走线使母亲的两眼充满了血丝。爷爷身体不好,有支气管炎,不能干重活,经常咳嗽的死去活来,母亲每天除了忙里忙外,还要伺候爷爷。
母亲比父亲大一岁,女大一,泪泣泣,也许命中注定父母的婚姻就是不幸的。从我记事起,虽然父亲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几乎都打母亲,原因是听奶奶的一面之词,自古婆媳关系就很难处好,也很难说谁是谁非,但父亲是大孝子,他把所有的不是都发泄在母亲身上。那时候,我真恨奶奶的刁蛮,也恨父亲不问青红皂白。父亲还经常拿离婚威胁母亲,但母亲为了四个孩子,都默默地承受着不愿离婚。
小时候由于家里穷,白面馍只有爷爷和奶奶才能吃,我们弟兄几个只能吃黑面馍和玉米面窝窝头,每次吃饭,母亲从来不上饭桌,她都是自己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等我们都吃完了,她才吃点残羹冷饭。因为总不吃菜,母亲养成了不爱吃菜的习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母亲的身体很瘦弱,血压偏低,经常头晕迷糊。
我考上大学那年,母亲的脸上天天挂着笑容,她晚上忙到深夜,一针一线给我缝了好几双鞋垫。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母亲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我家养的黄狗会会好象知道我要出远门,紧紧跟着我不肯离去,最后还是母亲抱着它,它才依依不舍地看着我远去。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辽宁工作,距家三千多里,每年春节才能回家看望母亲一次。即使在成家之后,不管工作多忙,春节前我也要踏过山隔水阻,也要回到母亲的身边,在母亲的唠叨中,沐浴着她那爱的目光;在母亲的忙碌中,享受着心贴心的温暖。我的心被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爱意温柔地包裹着、浸润着。
每次回到母亲身边,她都会捡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说说。她总问我,想吃什么?吃饺子还是臊子面?这两样都是我最爱吃的。我笑笑,其实吃什么都一样,只要是母亲做的。
每当遇到高兴事,心里最想倾诉的对象就是母亲。卸下心里所有的伪装与坚强,像小时候那样,把自己不加掩饰的喜滋滋的声音传给母亲,让喜悦在电话两端来回传递着。点点喜悦在我和母亲之间架起了一座洒满阳光的心桥,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每当工作中出现挫折,生活中遇到责难和欺骗,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照例有一番发泄和抱怨,在母亲的谆谆诱导中,那紧绷的心慢慢地舒展,心中的伤痛也一点点淡化。当初那难平的愤慨,竟然像那漫天的雾气,被温暖的阳光渐渐驱散。于是勇气和自信又促使我背起行囊,投身外面的世界。母亲的安慰是治疗心伤的最佳疗方,是心灵渡过危难的桥梁。
“您是一株红色的康乃馨,夜夜开放在我的枕边;您是一条清幽幽的小溪,流淌在我生命的每一天。”关于母亲,我感到所有的文字都不能表达我对她的敬佩和爱戴,她不仅给了我生命,还把世上最美的一切都教会了我。善良的美德,坚强的个性,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拼搏,聪明的智慧,人生的态度等等。
在母亲节来临之前,祝我的母亲永远健康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