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2008奥运会会徽批评图片 |
分类: 谈艺盲言 |
这个会徽被确定并公布出来时,我感到大大的失望。我百思不得其解,哄哄嚷嚷的这么大张旗鼓的搞这个奥运会,竟然在一个标志上又如此的马马虎虎!是水平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气愤,的确是一种极易伤人和伤己的心理体验,生气、说气话,也显得有失风度了。要风度还是要正义?恐怕成熟的人们往往抛弃的是后者。有位网友说“真不知道组委会那帮专家是干什么吃的!”这话还算没有失去更多的风度,就算得体了,我想他代表了一大批认真的热心人的心情。但组成评选委员会的那11名中外著名设计师、美术家能不能反思自己,就不得而知了。这是摘自《新平面》一段文字:
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征稿已过数年,揭稿日的情形历历在目,因为当时碰到的人,接听的电话几乎都是谈论这件事情的。我当日的反应是:中标标志在感觉上有些不对劲,与心里想像有距离。但这个距离是什么,一下子说不清楚。数月后听评委之一的某先生说,评选只是相互比较后的结果;我相信,事实肯定如此。我所关心的是,这个结果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选标志被誉为“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因为它是由一颗红色印记、印文是一个跳舞的人、舞姿构成北京的京字。另外,它还象征中国千百年的灿烂文化、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世界等等,优点有十来条之多,这些赞誉大有“自己表扬自己”的气息。而事实上,我们所习惯的长篇累牍的讼词,已沦为吓唬外行的手段(这是行风不正的问题之一),对正确理解标志的精神与担负的作用并无益处。“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北京,绿色奥运”,北京被确定为奥运会的举办地与这个主题展现是有关联的,这个主体是被阐述与承诺的根本内容,标志设计必须依据这个理念展开。当然,标志设计的重要技巧是选择一些相关的“点”来切入,并非平铺直叙的说说白话。奥运标志的“点”,起码有本届主题、奥运精神,主办地点三者构成,这三者的自然的融合是标志设计者最耗尽心血的工作,缺少了这三点,标志的识别与传播能力将大打折扣。
应当说中标标志的真正优点是夺目,除此之外其他褒扬均显得牵强。首先,印章篆刻并非中国独有,红色也并非中国专利,舞蹈的人与运动会没什么关系,篆书“京”字许多人不认识等等。这些方面还都是次要的,重要的疑问是,表现了“郑重承诺”那承诺的内容在哪里?这个标志就象一张盖了印的空白合同,其中有很大的悬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设计者的真正意图。如果是,这也太“悬”(玄)了。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个简洁的标志不能承载过多过繁的的东西,但它能够且必须承载主要的东西,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选标志是一个没有内容的标志,这是个无可挽回的遗憾。
这个会徽“只是相互比较后的结果”,这位评委的这一解释很是到位!言外之意,第一,所征集上来的作品这一个是最好的了;第二,这一方案确立后,没有经过修改。我们没有看到应征的更多的作品,我想不应该都比这一方案更差,若如是,则评委专家的鉴赏水平值得怀疑;若的确没有更好的方案,评委能选中并认可这一方案,仍是水平问题。若说专家水平高,也看到了作品的不足,而未能及时提出修改方案,则纯属工作态度问题,不折不扣的渎职!当比水平不高更可恶!
据官方权威解释,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有三大特点:第一、他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第二、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主旨和精神风貌;第三、既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同时又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动感和活力。——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对着这么拙劣的一个标志竟然能做出这样的诗一般的描述,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到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唯政治的假大空的恶习呢?
若说是印章,也是最俗不可耐的随型章,最不传统的样式。稍懂点篆刻的都知道,在传统中你看过几个随型的印章?也许我孤陋寡闻,我没见过!食古而化?化得幼稚至极。好在还没有这么自我美化。既想化,却又在印章的轮廓线上做了残迹,意欲追求一点儿古朴的金石味,结果是画虎不成,不伦不类。“中国印”的外形像个鸟笼子似的把个人不人、鸟不鸟的给扣住了,有何美感可言?再说了,计穷的设计者愣把个京字弄错了,强名之“京”,竟然那些评委们还认可了, 强逼者全国的老百姓把个不是“京”的杂种叫“京”。同时教会全世界认识了这个字,也许对很多老外来讲,这是他们认识的第一个“汉字”,遗憾的是,这是个错字。这个“印章”似乎是借了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种生出来的,其实它他除了借来了一个“色”,再也没有借来其他任何一点血脉和精魂。那个不叫字的人形也丝毫没有篆刻艺术的美感。我并不是要真的把它做成印章,标志设计不须和篆刻等同,也正因此,又何必向篆刻去附会呢?我更不同意叫这个图形为“中国印”,这么难看的“中国印”流布于世,会让有觉悟的中国人脸红的。
“印章”(暂且这么叫它吧)下边的beijing2008”字样纯属是抄袭的,对,不是借鉴,是抄袭。我们看看2000年奥运会的会徽就知道了。我们的设计师们技穷到如此地步了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