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静的守候。
太阳高照,眼前的风景依旧迷人。之前一直担心TUTU车无法阻挡裸露的炙热,现在才知道,眼前不停变化的景色和带着东南亚独特气息的阵阵凉风早已我把这个裸露在太阳之下的我吹的那叫一个爽快。路况很好,两边的居民原生态地生活着,只有当他们挥手对你微笑时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游客,而已。我享受其中,脑袋放空的直到我到达女王宫的那一刻我都没想起下一站是哪里。

开得正欢的荷花。
景区很有特色的休息区。
关于女王宫,绝对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惊艳这里的厕所豪放地长在大朵大朵的荷花池中,惊艳粉红色的砂岩上无处不在细致的雕刻,惊艳这里依然有念不完的关于印度教的生活故事,惊艳他的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甚至富丽堂皇,更惊艳的是,这里的人满为患。

细致的雕刻。
一如此前的巴肯山,这里不但是中国人的主场,更是中国团队游客的主场。大家一哄而上,让这个空灵寂静中绽放了几百年的女王宫顿时成了人声鼎沸的天安门广场。恰巧大雨刚过,通往深处的大道俨然变成了独木桥,大家像是例行公事的参观般地在这里桥上来来去去。

他是女王宫的守护者吗?
阳光下的层层窗棂。
印度教中的生殖器崇拜,在莲花的相拥下,男与女的结合了。
但是,无奈的不是人多,无奈的不是对印度教故事仍然一知半解,无奈的也不是对如此高超艺术精品我一介凡人无法品出道道,无奈的是这里的一位中国大妈。她先用蹩脚的英文对以白人老头表达您先照相的意思,笑容灿烂的像是刚要嫁人的纯情少女,顺便又恶狠狠地转向我,用中文吼道,让开,我要照相!那多刚刚盛开的“花朵”又瞬间变成了无数的褶子,怎么看怎么像白雪公主的后妈。
努力在早已沸腾的人群中寻找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细细品味的艺术,最后我在出口外的一个大树下乘凉,不想自己这么期待的女人宫之行就这么“热闹”地收场。写写明信片,时而再看看十分不舍的女王宫是否少了些嘈杂。不想却从一名导游那得知,我望去的这个方向,正是吴哥门票的经典角度。

吴哥门票的经典角度,这时人已经不多了。
关于为何叫女王宫,有的说是因为如此细致的雕刻只有出自女子之手,也有的说由于这里远离城门,是大战时皇帝用以金屋藏娇的地方,我更愿意相信后者。
女王宫,绝对是吴哥之行的必到地,但是,切记不要早上赶来,这样你会和浩浩汤汤的旅行团顺利会师,LP上说,最佳的参观时间是下午到傍晚的时间,很可惜,我是回来之后的大半年,才看到这句话的。

女王宫里最经典的雕刻,可惜看不到真品。
给自己的明信片:
女王宫这里人满为患 还是中国的主场
居然有人用中文叫我别影响她照相
拥挤中欣赏的兴致大打折扣
指南书上并没有对壁画作出详解
趁了几个中文导游 总算略知一二
早上的日出很美 却没有想象中的震撼
现在的我正坐在女王宫的大树下
游客貌似少了很多
叮叮于柬埔寨女王宫
2009.10.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