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江苏苏州拙政园旅游26鸳鸯馆留听阁倒影楼笠亭鸳鸯 |
分类: 中国--华东 |
第三个景区是以庭院建筑为主。
这树长的很有个性,分的很开,好象听旁边的导游说它的年龄很大了。
二十六鸳鸯馆,西部花园的主体建筑。
进门时,圆洞门上方有四个砖雕的篆体字“得少佳趣”。意思是说,进得门来,才能渐入佳境,稍得乐趣。这个大厅建于清代,精雕细刻,摆设考究,气派非凡。
二十六鸳鸯馆的内部,上面的几个大字,是清代状元洪钧的墨宝。
窗外望去,外面还是有点绿色的。这让我想起了古代女子望着窗外等待自己的夫君归来,而她的夫君却在外面花天酒地。
在往下看,一群鸳鸯嬉戏而过。古人常有只羡鸳鸯不羡仙的说法,但是动物学家发现,鸳鸯其实是最花心的,别看他们都是一对对,但几乎是每天都换一个身边的人,哈哈。
初秋,荷花已经衰败,鱼还在不停地敲打着荷花,似乎不愿意这样的盛夏就这么走远。
这样的窗子我很喜欢。
留听阁,位于卅六鸳鸯馆的西面,楹额由清代湖南巡抚吴大澄所书。留听阁出自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留听阁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隔扇裙板上刻有蟠螭(夔龙)图案,据说是太平天国忠王府内的遗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倒影楼,从前面的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幢楼阁的倒影,故名。但是我怎么就看不到呢?
倒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倒影楼前面有一条曲折婉蜒的水廊,地面贴着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随水飘浮。
前面的是与谁同坐轩,是形似车厢的建筑物,两头有门框而不上门,随意进出;两旁墙上开有窗口,以便观景。从这个角度还可以看到后面笠亭的顶部,这样结合起来一看好像一把扇子,轩顶的瓦面像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简直连接得天衣无缝。
我爬上了最高点。
远眺中部景区。
在看看西部景区。
中国建筑的艺术,就在于不放弃每一个细节,并且无处不龙。
游览结束出来,特别喜欢这黄昏下的古苏州,虽然它只是张画。
夜幕即将来临的小桥流水人家。
还有步行街。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分布也不同。
北京颐和园,北方明清的园林。
西安,大唐芙蓉园,中原秦至北宋时期的园林。
苏州,留园,江南明清的私家园林。
广州,岭南印象园,南方的岭南园林。
以上四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