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标签:
旅行/游记江苏苏州拙政园兰雪堂障景芙蓉榭杂谈 |
分类: 中国--华东 |
一东部景区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就是拙政园的东部。
首先出现的,是兰雪堂。
兰雪堂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园林的标志。
走出“兰雪堂”,迎面就是这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我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这个应该是太湖里的湖石。
远处眺望芙蓉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
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
站在芙蓉榭里原眺望,心想,古时能生活在如此陶冶情操的美景中,一定很幸福。幸福,也许就是这样简单。但是,如今的我们,很难想象,给我一个这么幽雅的环境,不给我网络不给我电视,不给我那些数码产品,我肯定会发疯的。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
攒尖戗角,重檐八面。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可惜去的时候天气不好,无法感受到。
相传,天泉阁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
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馆上的花窗。
拙政园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这种现象,称作“移步换景”。如果您再仔细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水波纹和冰棱纹,池中欢快的涟漪叠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纹上,更加渲染了苏州水文化的氛围。
以下是部分漏窗的样子:
复廊的地砖排成一个人字形,告诉大家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走过这里,拙政园东部就结束了,接下来是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