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叮叮走天下
叮叮走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56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2008-12-29 23:56:13)
标签:

旅行/游记

江苏

苏州

拙政园

兰雪堂

障景

芙蓉榭

杂谈

分类: 中国--华东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第六次去苏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处处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时时是洋溢着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全园体现了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正是古人们苦苦追求的“人间天堂” 游览下来,感觉古人很懂得艺术,懂得生活,给每一个亭台楼阁取名大都引用名人的诗剧。我也终于明白了园林的艺术,就是不完美的东西才完美,搞个障景,就是要给你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早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今天才明白,如果带上一份好的心情,走一步换一个步,处处皆风景。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要心情好,一颗小花也胜似娇艳的玫瑰,只要你爱对了人,情人节每人都过!
一东部景区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就是拙政园的东部。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首先出现的,是兰雪堂。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兰雪堂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园林的标志。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走出“兰雪堂”,迎面就是这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我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这个应该是太湖里的湖石。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远处眺望芙蓉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站在芙蓉榭里原眺望,心想,古时能生活在如此陶冶情操的美景中,一定很幸福。幸福,也许就是这样简单。但是,如今的我们,很难想象,给我一个这么幽雅的环境,不给我网络不给我电视,不给我那些数码产品,我肯定会发疯的。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攒尖戗角,重檐八面。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可惜去的时候天气不好,无法感受到。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相传,天泉阁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秫香馆上的花窗。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拙政园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这种现象,称作“移步换景”。如果您再仔细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水波纹和冰棱纹,池中欢快的涟漪叠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纹上,更加渲染了苏州水文化的氛围。
以下是部分漏窗的样子: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苏州六行--拙政园的东部

复廊的地砖排成一个人字形,告诉大家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走过这里,拙政园东部就结束了,接下来是中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