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和他的朋友要我专题写一下“孝”的文化,我心中早有腹稿,但都比不过《二十四孝》为答谢朋友,我先白话重述《二十四孝》给大家,以飨读者。我那腹稿《梁家京惛》留待明年推出。
二十四孝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维系家庭关系的一个准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的一条经脉;是我们中国人必备的一项道德;是我们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当之无愧的基础伦理之一。
元代郭居敬老祖宗为我们辑录下来的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重点传唱至今,就是宣扬我们中华孝道的第一本通俗读物,我们后人必须拜读。
01
孝感动天
舜,是一位我们中华民族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口口相传的传说中,远古的帝王之一。即五帝“炎黄尧舜禹”之第四名。据传,他本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名“瞽叟”及继母、异母弟,名“象”三人,因家产继承问题曾多次加害他于死地。最突出的两个事件是:瞽叟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瞽叟与象却从谷仓下面纵起火来,舜急中生智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瞽叟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从上往下填土埋井,舜没办法掘地道逃脱。
舜长大成人后对其家人的深仇大恨毫不挂齿,仍对父亲瞽叟恭恭顺顺,对其弟弟象慈爱有加。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和地。舜在厉山开荒种地时,大象都过来替他耕地,小鸟们都过来代他锄草。尧帝看好舜的为人,更看好舜在族人中的威望,认定舜这个人宽宏大量、心中能容得下大事情、具有团聚人心、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抢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又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考验,最后选定了舜做他的帝位继承人。史称“禅让制”,即尧“禅让”帝位于舜。
舜登天子帝位后,仍常常去看望其父亲瞽叟,并供养其父圆满天年,还封其异母弟象为诸侯,共同管理朝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