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2021-02-07 09:43:51)
标签:

葫芦堂主

评论

人文/历史

文化艺术

杂谈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 秦巴画魂”作品选
China painter Tang Mingdong Han Qin Ba's charm "selected wo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白云寺》(天柱山)
中国画180x97CM唐明东作
创作时间:1996
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
文化艺术报社出版(71-86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32
国内外公开发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走近国画家唐明东
文/楚庄一

       已经有些年没有见到明东了。
       一日,上网,新浪博客一段文字撞入眼帘:
       2019年,晚秋,秦岭深处秋枫红叶正浓,当代中国画家唐明东应邀从陕南安康汉水之滨翻越大秦岭直奔西岳华山写生创作,10月29日晚宿华山脚下华阴古城,次日清晨,忆着当年苗重安大师攀登秦岭之感觉,迎着冷冷的风、向隐在雾霭中的壁崖峡岭进发,沟壑纵横,松涛贯耳,云飞雾缠,行者摸索攀行,沿着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古栈道攀岩走壁,约莫正午时登上华山主峰最高峰/西峰!驻足五岳之巅,画家举目,尽享这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渭水“奇险天下第一山”最高端之绝美;风啸云动,耳际里,时不时地响起“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旷世诗句,更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之诗,歌咏华山,东西南北四峰尽收眼底,在脑海里涌动,只见诗仙以浪漫笔法将山水之奇伟和优美与神话巧妙结合,再以多姿想象,把华山、黄河描绘得气象万千,雄伟无比,以此抒写大河奔腾之壮丽豪情,高山仰止之真实情感,创造出奇幻飘逸的境界,塑造出华夏之魂、华夏之魄、华夏之心之“中华之山”之崇伟。稍息后迎风展纸,顶天瞰地,研墨挥笔,跪石描摹中华民族圣山绝美画景,超然,忘我!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图文并茂的信息令人目不遐接。往下是:
        2019年9月,唐明东应邀去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天水采访写生作画。9月6日,踏上西行天水麦积山、伏羲故里之路,起步于安康/汉水,朔江而上,走过汉江源头越过大秦岭与祁山连接腹地,一路向西。唐明东西行天水“三皇[伏羲、女娲、轩辕]故里,”在麦积山下驻足,畅想,观访伏羲大殿,寻伏羲画卦影迹,在“一画开天”题幅前凝思,找寻“天道”与中国画绘画艺朮的渊缘,理解“天道”对传统艺术创作思想的巨大浸润和影响力。或许可把此行叫做“补课”。二十多年前(1996),明东创作国画《天道无极》后又创作国画《老子出关》。一个神话传说时常浮现脑海,引着画家朝思暮想。这神话说:先祖伏羲经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妙,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或是感动上天,或是自己想的太入迷,正当他沉浸其中的时候,突然一声炸响,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水石上,通体卦图清楚,闪闪发光。这时分水石亦幻化成为平面太极,阴阳相绕,光芒四射。伏羲忽然心有所感,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认识之中,他顿时眼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用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崇高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五湖四海排列而成了八卦。这就是伏羲的“一画开天”从此人类走上文明的篇章。老子“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道德经》里所表述的“道”乃是宇宙世界最本真的“德行”和“规律”,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之间,包括艺术,尤其是以自然客体为对象进行创作进而由“自然客体到主观艺朮造像”的国画艺术,无不在“天道”“无极”间存在着,生发着,升华着,展现出无限之艺术大千世界。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这,可以说是唐明东在艺朮道路上默然奋发前行的“行”和“座标”。
       记忆中,明东记得自个在少年时代时发奇想,望日月星辰,望秦巴万山和家门前已经奔流千万年的汉江,观风霜雪雨,看万物生生息息不止,从而想知天地之初、宇宙之始、生命之源为何样之冲动,浑沌,黑暗,静默,宇宙学说多少光年前宇宙发生大爆炸,爆炸前宇宙是一个“点”,那个“点”为何物?有多大?来自何方?概无答案,只是说宇宙万物皆因“大爆炸”而生,而起,而有,包括今天的太阳系和太阳系里的地球和我们人类。令人不惑的是那个“大爆炸”由啥触发、力有多大等皆是“浑沌”,解释十分地抽象。这期间,明东接触到《易经》 “触摸”“易卦”,抄录《道德经》里关于“道”关于“天地宇宙”始发前后的文字描述,慢慢地,已经开始学艺的他渐渐有了“天道”及“道”为何物的浅显见地。在他看来,道,即学词典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更有“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也就是《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无极,太极即一,二即两仪,三为和气运作两仪生出四象八卦。两仪乃阴阳,谓之“矛盾”,对立统一,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自然界的一切皆是阴阳所定所形所成。故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西方宇宙学说宇宙大之“无限”,东方道学则称宇宙之大之无边际为“无极”。“无极”是何概念?有道学之姊妹之《金刚经》之描述为证。《金刚经》用“恒河之沙之沙等恒河之沙”之“三千大千世界”来勾画宇宙之大。一个“大千世界”由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有多大?大小如太阳系。如此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当今宇宙学里的“宇宙”了。可在《金刚经》里,宇宙中有多如恒河之沙数、沙等恒河之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此乃“无极”,又曰“无极之天道”。 明东将此转化为自己的艺朮观,即视野里的山水自然均乃“无极”世界之组成部分,我们当下所嵌入画稿的山水自然,在我们将其作为艺术客体的瞬间,无不看到它的初始、她的萌生和成长壮大直至消亡;我们一定会把它看作自然的生命体并从中感知到它的脉动和自然之心之魂之灵之幽的窃窃私语。我们在与自然的“宇宙体”对话、共生。我们会发现描摹自然的书画艺术,其要领,其精髓,其灵魂,无不源自“太极”、“无极”之“天道” ,如此说,有老师笔下的黄河入海口、黄河壶口瀑布、秦岭太白、秦岭华山以及太行山、黄土高原系列巨作为证,也正是包括老师这些作品在内的“新北宗”国画,铸就出长安画派之魂;更有老师的老师贺天健为代表的“南宗”海量山水画作,以“南宗”即“海派”风格鼎立于中国国画艺术殿堂之中央。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明东告诉笔者,他是在上述“艺术观”作用下创作《天道无极》和《老子出关》的。也就是,他以“天道”为视角,为艺观,为路灯,从启蒙走向“自觉”再到“自由”境域,因此唐明东从艺术哲学的高度创立了当代中国画“太极画法”及《天道无极》等画作,是其“问道” 的“答卷”。
再往下,是画家步履名山大川的足迹展现。
10年前,身为汉江书画研究院(汉江画派) 创始人的唐明东决定从武汉起步逆江而上,寻觅汉水源头,用国画艺术家的脚、手和画笔,去走、去画汉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和源头。有关汉江源头(一说嶓冢山,一说汉王山)归属争议提升了画家奔其源头的兴致。全程三千里。一趟走过,画家心中这条在《山海经》和《辞海》里均有记载的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汉中市宁强县,其源头有三源( 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源头”乃嶓冢山,位于宁强县城西北四十公里大安镇汉源村,与汉王山相连。汉水东流,穿过拥有汉代和三国史的汉中盆地,将秦巴两山切开,汹涌奔腾千里由秦入楚。如果说汉江在上游汉中浇灌出蜀汉基因文化,那么,它在安康境内孕育的则是“八方江积的移民文化”,有航运史的璀璨,更有“两山”(江南大巴山、江北大秦岭)之雄之峻之险之丽之“泾渭分明”,安康因此成为巴山文化秦岭文化的汇集地、承载地和升发地。这便是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之名“汉江寻源” 命名为创作主题的唐明东对汉江之大美之神性的理解。讴歌汉江、激扬汉江之魂之精神之文化任重道远。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寻着大师的足迹,某年,明东上庐山,雾中攀,云里行,用眼用心用神韵将自个带进“匡庐奇秀甲天下”的雄、奇、险、秀的无限画廊中,这里,有想一百多座名山,而置身于云雾中的他只见三五七八,隐隐约约,不见奇山峻岭真容;至于那些千奇百怪的冈岭、壑谷、岩洞、怪石、急流瀑布、溪涧湖潭等,尤为那个“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三叠泉瀑布,就只能到庐山词书里找寻了,眼前所现是:云飞雾罩,太阳时“月”时“隐”,至一切景物似见非见,如同苏轼 《题西林壁》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在,画家唐明东有云雾中写生、飞霞里泼墨之历,并留有在唐明东其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价值的作品《庐山诗意》。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记得是七年前的些许时光里几次拜访这位特立独行的画家,每每相见,内心深处总是对他不吃俸禄只身创办汉江书画研究院之举很是不解,在贾平凹题名前伫立,在成叠的书画稿边发愣;有幸读赏画作百幅,观其作画良久,偶作陋文三五,但对明东的认识和对他的创作及艺术水准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
       唐明东,1962年生,号秦南野人,又号葫芦堂主,陕西省安康市政协常委,陕西省各界书画院理事,汉江书画研究院创始人,其画其名享誉秦巴并在长安尽显风骚。艺术成就载入《陕西当代书画家作品典藏》《陕西年鉴》总(27-28)卷等多部辞书,数千件作品被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芬兰、葡萄牙、等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及文物部门收藏。
       2019年陕西省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特邀现场作画,20余幅山水画作品被收藏并永久陈列于陕西人民大会堂十八号楼大厅。
       ---唐明东,艺术师承长安画派中国画新北宗代表人物苗重安,同时,又刻苦研读中国画海派著名代表人物贺天健的艺术思想、创作风格,在读遍大师作品的同时,又从苗重安先生处获得贺天健课稿真迹三十余幅,潜心临摹两年,其“像”度几近以“假”充真。在这个过程中,他汲大师的艺术精华,以传统文化易学为根基,以“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为主题,开劈了一代“秦巴汉水” 新画风,其画风个性独特,不落名款,三京三秦也知是明东之笔墨之画作,浸渗出“贺、苗南北宗艺术传承”之光色之气象。而作为苗先生艺术之传承,实之;同时,作为深受贺天健艺术浸润滋养的后辈晚生,当之。
       ---明东代表作品排序:《天道无极》《庐山诗意》《汉江春晓》《云海松涛》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唐明东艺术观:好的作品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主观创造,也就是这一个“庐山”,每个画家笔下的庐山必定是他心里的“那一个庐山”。“主观创造”,两层意思:一层是画家必须有自已的“庐山”(观,审,沉淀,把物质的千变万化的庐山主观化,个性化,“我”化);二层是创造,创作,创新,即笔下庐山是别人没有的,不是重复前人的,不是白描式的,不是摄影照相式的,不是臆断瞎想的,而是出新的,独有的,有特别视觉的,更有美感的,尤显“空蒙、飘渺、浩瀚、无限、无极/此乃“天道”,为大到宇宙小到微尘的万物存在之规律,艺术当然如此。”
……
       为探究竟,冬初的一天,雨,笔者前往汉江书画研究院探访唐明东。
转眼好几年不见了,但我们彼此见面如昨,边喝茶边品观满屋的国画,有青绿山水,有水墨竹荷,有远景近墨苍山,有千里汉江俯瞰,有焦墨静物,还有安康名山大川写生,那些似像非像云雾山、南宫山、化龙山,女娲山的山巅云景把安康梦幻成黄山华山武当神农了,令人陶醉,心旷神怡。
       如同过往,笔者自然要在大厅正面西墙的秋色前驻足,然后自然地左拐走向画室,进画室前,笔者指迎面墙上的《天道无极》、《老子出关》两幅作品道:我们今应就你这两幅国画多说点啥。也就是:你是怎的把“无极、天道”带进国画创作的。换言之,这两幅作品作为你的“成名作”,其艺术观该作怎样的表达?
       明东不言,微笑着把客人让进画室,道:先看,多批评。
我被画案正面墙上墨迹未干的巨幅画作震慑。
这画画的是天水麦积山,云海,苍山,望不到尽头的天际云端,中近景里漫幽不见真形的山体、参天古树和古建把观者视觉时而垣古久远时而访佛身在其中,令人透不出气来。明东说:这画是他在伏羲庙“一画开天”四个大字前静观静思半天后方有的动笔的“灵感”。
       明东说: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卦、孔子作《易传》,有条主脉叫“天道”,起于伏羲的“一画开天”。“天道”就是世界的本源,初始,宇宙形成初即“大爆炸”前的“那个一点”,也叫浑沌世界。伏羲画八卦即因此而作。这“一画开天”,定是伏羲的“太极图”,“太极”前,天地浑沌,无阴无阳,无昼无夜,伏羲画“太极”,著易列卦,一笔显天见地,一笔有日有月,一笔有生有灵竟而生万物,文明起源于此,艺术起源于此,天道生于此,《周易》《道德经》均派生于此。这也是自个当初作《天道无极》和《老子出关》的“朦胧意念”之果。
     “明东,打住,打住。”我接过明东的话题,急忙告诉:“明东,这正是我今个要讨教的课题:国画创作与无极之天道的关系。为便于你阐释,也便了我理解记忆,建议先从你这些年坚持走名山大川,坚持野外写生说起。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有造诣有思想有艺术个性的国画家,定是‘自然之子’了?”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唐明东对此言道:正是正是。进而道:我这样做,是国画创作使然,也是我老师苗重安和老师的老师贺天健用一生走过的艺术之路。走近自然,进入自然,拥抱自然,我成自然,悟道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如此,方能认知自然,方能感知自然之呼息之脉动之幻化无穷,由此,才能捕捉到自然的灵魂、自然的生命和美丽,至此,便可开始作画。
       明东从事国画创作,打启蒙就拜"长安画派"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以描绘黄河与丝路闻名于世的苗重安先生为师。作为中国当代国画世界“新北宗”和“长安画派”的核心人物,苗先生把他的艺朮创作聚焦在写西北之大好河山上,竭力为黄河立传,写华夏之魂。他史诗般的山水画作品雄浑壮丽,磅礴璀璨,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深沉雄大而高昂奋发的民族精神。在艺术技法上,常见其作品取全景山水之构图,将西方焦点透视与中国画的"三远"传统法天然结合,从而形成极具艺术张力的“新北宗”画风。
       唐明东说:我的老师苗重安先生创立了当代中国画新北宗,几十年来,他每年都要抽出相当时间跋涉万余里去黄河之滨,考察感受黄河及其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验黄河儿女搏击风浪的生活,追思中华民族奔腾前进的历史。所以才有《壶口飞瀑》、《轩辕柏》和《黄河源流》等彰显中华民族之魂的传世之作惊艳问世。今天,我们见到评论家用‘大河雄魂 丝路神境’形容苗重安山水画的史诗感与殿堂气;用《当代国画创作的文化意义——当代山水画的南北观:从坚守“北宗”到通达“南北”——苗重安的山水画之路》铸写苗先生‘写黄河精神 绘华夏魂魄;为黄河立传 写华夏之魂’的艺术实践历程。
        明东追寻中国历代艺术大师的艺术思想和艺朮创作轨迹,还表现在他对苗重安先生的老师海派大师贺天健的顶礼膜拜上,尤其是在尊崇自然、多多走向山水、置身于山水中净化灵魂进而临摹山水、写生山水、捕捉山水之魂魄方面,贺天健的实践对他启迪具有“启蒙开化”之功力。在画坛享有“借古开今”盛誉,尤长于青绿山水的贺天健的座右铭是前人金语:“画山水者,需要遍历广观,方可知画去处。”更知“宋元人的画所以好,是从真山水里去学来的。”在漫长艺术实践长河里,贺天健常游览名山大川,并将传统笔墨与在自然中发现的山水之美融为—体进行创作,作品法度谨严、布局变化多端、笔墨清迈俊逸、意境幽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在海派山水画创作上实现艺术创作突破,风格独特,自成一体。
       作为画家,沿江行,观两山,发观两山有点截然不同的文化底色,是唐明东“走山水”的最具价值的收获。由此他体会到了苗重安老师走黄河、行黄土高原、越太行、写黄河精神 绘华夏魂魄的艺术实践多么令他景仰。
       我们的话题落在“汉江画派”的创作风格和艺朮定位上。明东说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中国现代国画,自个追随的是“北宗/长安画派”、和“南宗/海派”,若以地域空间划分,北宗在秦岭以北,南宗在长江流域,北宗艺术之骨之根之魂是黄河、黄土、黄土高原和“三皇故里”,表现为雄浑、深厚、博大、旷古,海派/南宗表现为长江为轴的奇山秀水的雄阔、丽峻、壮美、飘逸,但两者都以山水为主要画材,“五岳加江淮河汉”均为笔下艺术之源,在这个艺术时空里,汉水画派居其中,拥有“一江(汉江)两山(秦岭、巴山)”,其自然风貌“居北偏南”,“山多水长”,笔下作品“水丽雾重”,从而形成“南北合一”的之峻之雅之浑之丽。唐明东的系列画作尽显此格,其代表作品当属《天道无极》《庐山诗意》《汉江春晓》《云海松涛》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简扼说:作为国画艺术创作,《天道无极》和《老子出关》系列应是明东的艺术成型定型代表作,一是表现为“师从北宗”的“黄和皇”,其笔法其风格明显流布出北宗“黄土高原/黄河”的高远气象;二是表现出画家对自然及艺术之源的探寻和理解。绘画艺朮家如果不能像哲学家那样悟透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万物存世出世演化之规律并由此浸润滋养其灵魂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很难想象其能够成为一个知天道地道人道运行规律的艺术家。在这一个关键“点”上,明东很自觉地做到了。
        明东作画,因自个艺术观之形成,在创作《庐山诗意》这幅画品时表现出视觉的显著抬升、视线的显著拉长、透视度的显著增亮添物镀光,具像地说:视觉抬到了庐山云海之上,峻岭奇峰大壑空谷古建……全在云海里,隐隐约约,似见非见;视线远端表现为“无限”,可见山岳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奇,或是“山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或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之外,定是“天际”之天际、之时空、之“三千大千世界”了。于是,画家由此实现了由“黄土地”向五岳之嶺的飞越。
       身为汉江画派的唐明东,其艺术基因里既有饱受“新北宗”熏陶滋润的厚重博广,又有被“南宗”艺术精髓浸染后的“海派”晖靓气象,但作为“汉江画派”之创始人,唐明东必须打造出“南北宗之间的汉江国画”,这就是在画中,既见北宗国画之雄浑之苍劲之悠古,又见南宗国画之靓丽之秀逸尽显山河生机勃发气象万千之大象,将两者串连起来置于“一画”中,便是“汉江水韵水魄”,其代表作为《汉江春晓》和《云海松涛》。
       如果说《汉江春晓》是画家以“平视”汉江及“一江两山”的“视觉”构图作画,且“一江两山”尽在心端,挥豪泼墨有如“闲庭信步”之“自然”之“本然”,那么,《云海松涛》之作,唐明东进入了“神然”、“歌然”之境界,使此画成为“汉江画派”代表作之当然,之实至名归。此作构图为近景峻岭、劲松,中景云海并隐现云下山峦,远景为一轮红日,再远景为红云、云天际、天际上的苍穹,深高空渺博远及无限无极;可闻松间涛声如乐,可想象涛声掠过汉江上空便一行雁鸥半醉入水,又可暝想涛声越过云海为喷薄而出的红日伴奏歌唱,继而,红日以霞光万里普照“一江两山”,江河奔流,万山尽绿,汉江画派意境在此,主旨在此,画家思想深藏于秦巴汉水画作间。
      《汉江春晓》以青绿和焦墨两种笔法作画,俯瞰近景汉江和江心之山,平视景物由挺拔斜立于江畔之群山、大木环绕中的川道良田村落尽显山河秀丽美色,远景,一是苍山为屏,伫立于村落山庄后,此为妙笔,将其放于画之中,很是扎眼,以嫣红丽色显于山涧、沃野、河岸、山庄村野里桃花,将画灵点亮,将整画浸染。二是用绿和白描摹远景,远山,天际,云海,天际外的无限,令观者尽情想象,云海下端的汉江之丽色和南大巴山之浑厚北大秦岭之雄峻似乎就在观者眼前。画中,山不“压”水,水在“侵”山,山水自然相溶,构成“天地山水一画现”之景。換言之:汉江画派必然性“会”画汉江及“一江十河百川千溪”,同时必须“会”画“两山”,即画出北边秦岭的雄峻险胜,画出南巴山的浑厚和四季分明之丽;汉江三千里,一江两山成为汉江画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朮之源,之渊,之矿。一撇之:《汉江春晓》,唐明东实了艺术升格,很具特色,可勘为当代中国画创作里程碑。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中国画家唐明东“汉水风韵秦巴画魂”作品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