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朋友要去天津旅游,问起我曾去过的瓷房子,这才想起来图已做好了大半年。说起这座瓷房子,在西班牙的时候就心心念念很久了,去的时候打听起来才发现有些当地人也不清楚。要问我怎么知道的,这还要感谢巴塞罗那的高迪老人家,因为许多媒体把房子的主人张连志誉为“中国的高迪”。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的瓷房子,是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多件到底是有多少呢?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七亿多古瓷片。张连志亲自设计,将它们作为装修材料,让洋楼华丽变身披上了中式的外衣,因此也变得价值连城。

把那么珍贵的瓷片随意粘到墙上,还赤裸裸的在大街上摆着,我第一次看到图片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人是疯了吗?虽说高迪也喜爱用瓷片来装点他的建筑,可张连志用的却是他二十几年来的收藏——用掉的瓷片没有一片是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曾有专家估价50亿,张连志说至少20亿人民币的价值是没问题的。

当瓷房子出现在眼前的一刹那,你不得不被这瓷的国度所震撼。



瓷房子近十米长的围墙用的是大小不一几百个古瓷瓶串联而成,瓷瓶与瓷瓶之间的缝隙用水晶石填充,取谐音为“平安墙”,墙面就像跳动的音符,高低错落。

一条巨型瓷龙盘旋在瓷房子屋顶,高大的洋楼楼体上全都贴满了碎瓷片。房子左右两侧的瓷龙从屋顶盘旋到地面,再由地面蜿蜒至墙头,在楼顶蜿蜒出五个英文字母“CHINA”,字母之间首尾相连,造型独特,曲线优美,如同巨龙在空中飞舞。张连志把这两条龙取名为“东方美人鱼”,给人一种童话的天真感觉。



石造像、汉白玉石雕会在恰当的时候与瓷片形成趣味组合,代表着“石”来运转。


瓷房子整体设计独出心裁,就连厕所也不例外。厕所里同样装饰了大量瓷片、瓷器,瓷瓶顶部还装饰了大量白色、紫色的水晶石。



瓷房子室内虽也有不少展品,但最吸引眼球还是建筑本身。来到这里,一定会有眼睛不够用的感觉,因为整栋建筑每个角落都充满精致的艺术品和文物。

除却瓷器、汉白玉石雕,瓷房子还有一组不能忽略的文物,那就是大小不等三百多处狮子,它们按照各自大小据守在瓷房子各个角落。这些石狮年代横跨东汉、唐、宋、清各个时期,每一个都极具价值。

楼顶上各个角落都有狮子的身影,或仰天长啸,或低头沉思,形状各异,仿佛在诠释一段段绵长的历史风云故事。

一些装饰在墙上、屋顶上的“完整瓷器”其实原是残缺的,只是损坏的部分被巧妙地隐藏了。而将石雕镶嵌在墙上,无非是换了种陈列方式,希望用艺术的神奇让这些本来就已受伤的瓷器,重新面对世人。


从瓷房子的每一块瓷片上面都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瓷片是张连志倾其一生的精力从民间收集来的,如果不像这样把它们聚集在一起,也许最终就四处废弃,灰飞烟灭了吧!

树上装饰着可爱的瓷猫枕头。

单从外观上看,瓷房子能保存的这么完好也实属不易了,但仔细观察,还是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例如这也许就是被参观游客抠掉的水晶石。

少了的古钱币。

而把这当做烟灰缸就更过分了。

建造瓷房子的四年间,没有一丁点建筑知识的张连志说他近乎得了“魔症”,常常半夜三更,一有灵感就会驱车直奔瓷房子,甚至夜宿瓷房子与工匠同吃同睡,以便能更好地沟通。他说自己特别喜欢流畅曲线带来的感觉,于是与施工工匠沟通,要求瓷房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音乐一样有节奏有生命。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线条活了,就对了。” 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其和高迪的相似之处了吧!

“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我收藏了许多东西,摆在家里自己欣赏有什么意思?我要让大家都来关注中国文化,让大家都能意识到中国瓷器的魅力。”张连志用瓷房子这种形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给世人,那作为游客的我们,定要用心去欣赏、体味这伟大的艺术品,更要学会去珍惜和保护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