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06-05 14:04:46)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职校上课技巧

教案  直流电机调速线路连接及故障排除

授课班级

10电气

所在学区

机电

授课老师

周云水

学科

电工技能训练

课时

1课时

课题(任务)

直流电机调速线路连接及故障排除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连接直流电机(他励)的调速电路,并对电路进行分析。

2)会利用实验台提供的仪表,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

3)会排除线路故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教材与设备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自选设备模块,确定电路连接方案。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判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电工技能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

2)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规范操作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利用提供的实训设施进行线路连接,对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判断与排除。

难点:判断故障所处部位并说明理由。

 

 

教学

 

设想

安装与维修是电气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对一个上岗后的电工来说,更多接触的是维修。而维修技能的培养往往只能通过实际操作,根据我自己多年在企业从事电工维修的体会,经验的积累比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所以,在安装线路练习到一定时候,有意识地加入维修内容,对学生以后从业、成才尤其重要。为此,我在课前准备时在相关设备上设置了故障点,把知识点与技能点都整合在内,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辅以小组讨论、不断尝试、教师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达成目标。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工作页、设备资料、他励直流电机1组、带故障模块组、电源模块组、可选择模块若干组、连接线若干组。

学生准备:万用表1只,学习资料及用具。

课前分组:每组2人,自主合理安排分工,一个操作、一个监护。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

 

引领

1、  从宏观上回顾电机控制的三大领域,启动、停止与调速。

2、  举电风扇、电梯为例,说明无级调速与有级调速的优缺点。

3、  提出本堂课的任务。

 

结合身边实物讲解、观察学生的反应,引起学生对该内容的兴趣。

倾听、思考

宏观回顾之前内容,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有系统性,树立整体感。

从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设施设备出发,故事性叙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备

 

介绍

介绍设备的构成与用途,描述电工在企业实际岗位上的工作要素,指导学生学习技能的方法。

针对实物讲解

倾听、思考、记录

不局限于眼前的设备,而是放在企业实际岗位的背景下。结合自己企业从业经历,强调活学活用。

 

 

任务

 

布置

1、连接直流电机的调速线路,能让电机运转。

2、电机的速度可调,能用两种方法来调速更佳。

3、用某种方法把速度显示出来。

板书,讲解

倾听、思考、记录

工作目标明确。

 

安全

 

要求

 

1、接线时不能通电。

2、通电调试时,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要做安全监护。

讲解安全的重要性

倾听、思考、记录

安全第一。电工是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每一节课操作前强调安全是必须的,而且要措施跟上。

 

学做合一

 

实施任务

 

 

 

 

1、分析线路与设备,一边学习一边操作,连接完整的调速电路。

2、调试。

3、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学会仪表的使用,判断故障。

4、排除故障。

发放工作页,

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巡视指导。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需要时当即提醒。

两个人工作分配,学习资料,尝试接线,进行调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再调试。

学生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养成勤于思考、认真记录、勇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习惯,

分享成果

点评任务

1、由提前完成的组介绍自己的体会。

2、教师按工作目标进行逐个验收与点评。

分享学生的工作体会,评估任务完成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

提前完成组学生讲解自己的工作思路,其他学生围在一起认真听讲、对照、思考。

由学生自己讲解工作思路与过程,借此锻炼其表达能力。老师点评时给予鼓励,对重点、难点内容在讲解时要特别具体、细致。对工作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如果有)要特别表扬,为造就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继续完成任务

学生继续完成任务,教师对基本完成任务的组提出更高要求,对未完成任务的组加强指导。

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组要特别关注,指导帮助其完成任务。

在看了提前组的演示后,得到启发,继续工作。

分层次教学。

第二次点评

1、仍由学生介绍自己的工作思路与过程。

2、教师拓展式点评。

结合巡视时的观察,进行个性化点评。

讲解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起讲,与其他学生分享,学生自评、互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完成任务的重点与难点。并着重讲解难点攻克的方法。

 

 

梳理迁移发展任务

总结所有学生组的工作过程与完成结果,梳理知识点,指出优点、提出努力方向,对没有完成任务的组提出要求。对如何完成本堂课的工作页进行指导。

结合巡视时的记录进行点评,并反复结合企业岗位实际,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

倾听、反思、记录。

倡导合作精神、鼓励创新、对没有完成任务的组不放弃,鼓励继续努力完成,有效地解决课时有限性与知识无限性的矛盾,促进所有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育反思:

1、功夫在诗外。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准备很重要,教师要准备、学生也要准备。而且要把这种准备成为习惯。如学生上课随身带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把随时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记录下来,时间长了,这本笔记本的作用会比教材更大。因为那里的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到了工作岗位,这样的习惯会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成为该行业的专家。

2、选择一个理实结合一起的好内容,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课题要来自生活、来自企业岗位,但又不能直接搬来,教师要作相应处理,使课题浓缩、典型化,即既能完成专业教学任务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又能学以致用、学生有兴趣、成果容易评估。这个有一定难度,是对专业教师的考验。所以,专业教师有企业从业经历是很重要的。

3、小组合作是一种操作课的好方法,但必须让小组里每一个人员都有事做。

4、分层次教学。完成任务肯定会出现差别,对能力强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对未能达到要求的同学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更不能漠视或忘记他们,要多多鼓励,并在课余时间加以辅导,使他们尽快追赶上来。

5、以后还是要提醒的是:6号组把电流表与电压表接线搞错了,弄不好会烧掉仪表。有部分同学在仪表出现负数时,不肯去调表笔,那样不好。细节不注意,对电工是大忌。要强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