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看钓鱼岛事件的
(2012-09-13 20:12:52)
标签:
钓鱼岛人性打砸战争杂谈 |
分类: 人生随感 |
钓鱼岛关系国家领土完整,牵系亿万中国人的心。自从中日钓鱼岛纷争爆发以来,国内民众情绪暴涨,每天微博,QQ群,茶余饭后,钓鱼岛事件成为热议焦点。而我一直认为重大事件是观察人性的最好时机。卑劣的,高尚的,无知的,聪明的,理性的,盲目的,,,各种人性会得到最大彰显。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次事件中的一些典型行为和观点。
打砸同胞日货。1.我认为这是国内私有产权意识薄弱的一贯表现。国内很多人有钱之后就选择移民,一方面是怕政府算账,一方面是怕民众算账。在各种表面高尚的各种运动中,损害同胞财产,甚至抄家的行为并不少见。在打砸事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女的上街参加了游行并以爱国的高尚名义砸了同胞的日本车,举着小红旗回到自家车库,发现自己的日本车也被砸了,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人性。2.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其实打砸日货并不能直接造成日本利益的流失,相反,为日本产品清理了库存,把车都打砸掉了,就产生了新的购车需求,刺激了日本产品的销售,日本人从而赚更多的钱。
由此我们来看另一种观点,主张战争。很多人义愤填膺,认为政府就该打一仗,干掉小日本。确实,面对国土流失,任何中国人都应该气愤。但是,对于战争的理所当然的态度是可怕的,其实很多人是觉得战争是政府的事,是军人的事,是别人的事,如果他真的认真的想一下,去打仗的可能是自己的老公或者哥哥,然后他们会因为战争失去老公和哥哥,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坚持要打仗,高喊打仗的?其实这些人就跟上街打砸别人日本车的心态是一样的。喊喊口号打仗,很解气,很骨气。但当这个女孩回到家,发现家里躺着一具尸体,是前线送回来的她哥哥或者老公战死的尸体,那他对战争的态度可能就不一样了。
拒购日货。拒购日货和打砸同胞日货,有着天壤之别。我个人认为拒购日货是老百姓真正可以做的切实可行的一种表达自己态度的最好方式。但是,我们依然要尊重那些购买日货的同胞。你可以要求自己,但不能强求别人。拒购日货,从我做起。其实自从90年代以来,日本产品在中国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现在国内除了日本车和电子产品。很多日货都在逐渐衰落。买格力的远比三菱的多。买海尔的远比松下的多。买联想的远比索尼东芝多。。。可见,其实只要国货的产品质量上去了,价格合理了,加上国人对日本的天然情绪,日货的生存空间并不大。但是,我们看到数码相机是佳能们的天下,汽车是丰田本田们的天下,为什么,我们国货还不够好。所以,希望我们的企业家和民众,把抵制日货的热情转化为提高自身上来。只要我们自己强大了,日本才会被我们真正超越。
如何看日本。日本能对一个争议岛进行国有化,我们需要思考背后的原因。除了美国的支持,本身日本实力也是一个直接体现。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岛国,能蕴育这么大的能量。在巨大的地震灾害中,日本人为什么表现出极好的秩序和素质?美国扔了两颗核弹到日本国土,为什么日本还可以委身为美国盟友,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一直活在历史的仇恨中无法自拔?我们能从这个国家学到什么?就像王石说的,我们当然要记住历史,我们对日本仇恨也可以理解,但如果因为仇恨而阻碍了你学习人家优秀的地方,这对于日本肯定没有任何损失,但对于我们自己则是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