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牌区隔管理

(2012-01-07 21:36:28)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笔记

影响品牌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品牌档次和市场份额。我们把这两个因素作为象限,可以把品牌分为四个区隔。不同区隔的品牌,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示例如下:

 

品牌档次

高档 搭便车品牌(销售回报率15-20%) 高路品牌(销售回报率大于20%)
低档 绝路品牌(销售回报率低于5%) 低路品牌(销售回报率5-10%)
低份额 高份额 市场份额

 

通过大量的观察,我们发现高路品牌的销售回报最高,其次是搭便车品牌,再次是低路品牌,最不行的是绝路品牌。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大家都想成为行业内的高路品牌,没有人愿意沦落为绝路品牌。这个是显然的。但是,在搭便车品牌跟低路品牌之间,很多企业并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有些企业很拼命的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最后发现获得的效益并不如搭便车品牌。比较典型的比如真维斯,一度是行业内的相对高端品牌,市场认可度也很好,但为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销售量,现在自然是卖出去了更多的衣服,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60亿,但是获得的利润并不可观。与此对应的是,金利来一直在高端男士服装品牌中搭便车,多年来并没努力去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么多年销售额还没突破20亿,但是赚的钱并不比真维斯少。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如果行业领先品牌定位高端,那么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都会很高,大家的日子都会很好过。比如国内的白酒行业。当然,这个也会引发一些问题,就是在高端和低端之间的空间太大,比如茅台和二锅头。这样就给予了大量中端品牌生存空间和获利可能。这些将来的潜在竞争对手活得太好,对领先品牌来说,是一个隐患。如果行业内领先品牌定位中低端,那么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都会很少,比如食用油行业,金龙鱼已经把价格和利润空间压得很低,整个行业参与者都是微利经营。

 

那从竞争关系来看,处于不同区隔的品牌,其应该采取的竞争策略应该是不同的。我们来看一下运动品牌行业。

品牌档次
高档 搭便车品牌(PAKKA) 高路品牌(NIKE)
低档 绝路品牌(匹克,361,特步) 低路品牌(李宁,安踏)
低份额 高份额 市场份额

 

我们看到,搭便车的品牌KAPPA,以洋品牌的身份跟耐克一起混迹于高端品牌行列,享受了很不错的品牌效益。从企业财报来看,也回应了这一点。李宁和安踏在市场份额上努力推进,但其获得的效益并没比KAPPA高多少。而那些既无市场份额也无法进入高端行列的品牌,比如匹克,361,特步,鸿星尔克,乔丹,他们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最后的下场可能是从市场上消失。

 

那么,是不是说,搭便车的策略更优于低路品牌策略呢?本质上并非如此。搭便车品牌,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努力,很难在高端品牌站住脚跟,最后得从车上甩下来。而且,高路品牌一旦发动价格战,搭便车品牌会瞬间消失。比如耐克如果把产品价格从500以上调整为300以内,那KAPPA的价格就很难维持在500以上,势必回到300以内,像行业内领先品牌耐克看齐。这样一下子就把KAPPA从一个有利的搭便车市场位置推向了既无市场份额也无价格优势的绝路品牌,其生存必然面临危机。而低路品牌,本身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其抗竞争能力比起搭便车品牌要高的多。低路品牌的发展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持续的扩大市场份额,不断的巩固竞争地位,一个是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高路品牌。目前来看,李宁已经在努力采取第二种战略。而安踏在努力采取第一种战略。消费者并不容易接受一个低路品牌向高路品牌转型,如果仅仅是提高价格,消费者最终会发现自己并没获得相应的品牌体验回报。所以,中低路品牌向高路品牌推进的过程中,品牌要有创新和努力,当消费者认为自己支付的更多价格获得了同等的品牌创新时,他们才会逐渐认可这个转变。所以,我很认可李宁在品牌投入和产品科研上的不断投入,而李宁给人的品牌感觉也越来越有国际范。但路依然很漫长。

 

绝路品牌在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而有意思的是,通常绝路品牌的CEO都是一些乐观派,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最终能杀出去,虽然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大量的品牌观察发现,绝路品牌努力突破不如趁早放弃,比如运动品牌行业,不可能让这么多绝路品牌长期生存下去,最后肯定会洗牌,淘汰大部分,但放弃不符合企业家的自我挑战精神,所以,这个区隔内的品牌虽然最终不会有什么好日子,但也很难自动消失。

 

高路品牌是整个行业的舵手,这个行业最终要驶向何方,完全取决于他们采取的市场策略。比如吉利刮胡刀面临低价一次性刀片的竞争时,一度也采取降价策略,一下子把整个行业的利润都挤压掉了,就算最终获得了竞争胜利,但代价是失去大部分利润。所以,吉利马上改变了策略,通过持续创新,推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维持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但也有一些行业的高路品牌主动把档次降低,获得了更大的市场胜利和效益回报。著名的比如万宝路的降价事件。通过降价,万宝路不仅提高了市场份额,也提高了利润,获得了双赢。那可能跟这个行业本身的成本结构很低有关.还有一些高路品牌,通过动态的策略来打击竞争对手,比如短期内由高路品牌的高价格区隔向低价格区隔冲击,短期冲击造成竞争对手混乱,扰乱了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然后又迅速回到高端区隔,比较常见的是短期打折促销策略。

 

企业的竞争无处不在,现实的情况当然比我说的残酷的多,丰富的多。这也是很多企业家觉得充满挑战但其乐无穷的原因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12,中国+体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